地名:千家峒瑤族鄉 | 隸屬:江永縣 |
區劃代碼:431125202 | 代碼前6位:431125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湘M |
長途區號:0746 | 郵政編碼:425000 |
轄區面積:約15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古龍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古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鳳巖山村 | ~201 | 村莊 | 鳳巖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遠村 | ~203 | 村莊 | 大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家莊村 | ~207 | 村莊 | 千家峒是瑤族的發祥地,千家峒瑤族鄉被列為湖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以來,以劉家莊村為核心建設區,打造了一個旅游名村。這里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瑤族盤王廣場,是國…[詳細] |
大溪源村 | ~209 | 村莊 | 大溪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瓦扎灣村 | ~213 | 村莊 | 瓦扎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管家村 | ~217 | 村莊 | 管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畔村 | ~218 | 村莊 | 大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山口村 | ~220 | 村莊 | 山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蓮洞村 | ~222 | 村莊 | 蓮洞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源村 | ~225 | 村莊 | 古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井玉村 | ~226 | 村莊 | 井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千家峒瑤族鄉以境內瑤族發祥地,著名風景旅游地的名稱為名。
基本介紹:
千家峒瑤族鄉們于江永縣的北面,距縣城約12公里,與本市的道縣、廣西的灌陽縣隔山相鄰,是瑤族的發源地。全鄉轄10個地,36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651人,少數民族人口8503人,占總人口的98.3%。全鄉18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70%。 1949年11月當大遠公社和潘家公社,1965年合并為大遠公社,1984年更名為千家峒瑤族鄉。千家峒瑤族鄉氣候溫和,土質肥沃,物產豐富,是海內外向往勝地,境內水景千姿百態,洞景光怪陸離,山景秀麗 永,是江永縣的旅游勝地,主要景點有大泊水瀑布、天女散花、龍潭等,吸引了海內外游客前往旅游觀光。境內的溫泉是旅客好的休閑處所。千家峒瑤族鄉在上級的鼎力支持及
榮譽排行:
2011年4月,第二批湖南省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名單公布,千家峒瑤族鄉上榜。
歷史沿革:
建國前,為油江鄉。
建國初期,屬瀟浦區管轄。
1956年,成立大遠鄉。
1958年,隸屬消江人民公社。
1961年,分設為潘家源、大遠公社。
1966年,撤區并社,合并為大遠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恢復為大遠鄉。
1987年,更名為千家峒瑤族鄉。
江永產生姜有近千年歷史,清光緒《永明縣志》載有“筠籃處處賣紅姜”的詩句。以福洞村出產的無渣生姜質量最好,民謠贊頌“福洞出生姜,蓋過遠近十八鄉,脆如冬筍嫩如瓜,一家炒姜滿村香”。生姜晶瑩如玉,形似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