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回龍鋪鎮 | 隸屬:寧鄉市 |
區劃代碼:430182117 | 代碼前6位:43018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A |
長途區號:0731 | 郵政編碼:410000 |
轄區面積:約7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侯旨亭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侯旨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回龍鋪村 | ~201 | 主城區 | 清同治《寧鄉縣志》載:回龍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蜿蜒磅礴,首聳竹田,腹盤粟溪,尾連大石窟,脈至五牛山逆轉,故名。”有古驛站與大石窟隔溈江相望,回龍山余脈…[詳細] |
金玉村 | ~214 | 城鄉結合區 | 金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豐收村 | ~215 | 村莊 | 豐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金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白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金旺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金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沿河村 | ~218 | 村莊 | 沿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同治《寧鄉縣志》載:回龍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蜿蜒磅礴,首聳竹田,腹盤粟溪,尾連大石窟,脈至五牛山逆轉,故名。”有古驛站與大石窟隔溈江相望,回龍山余脈婉蜒至此,故取名為回龍鋪,集鎮以鋪為名。后成為區、鄉、公社、鎮名。
基本介紹:
回龍鋪鎮距縣城3公里,是湖南省最大的商品肉雞生產基地。全鎮轄26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7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61.7公頃,總人口36953人。2003年鎮黨委、政府確立“目標管理進十強,建設市級文明鎮”的奮斗目標,奪取了抗擊“非典”、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勝利。財政收入突破500萬元廣同比增長36.9%,引進投資過500萬元的企業3家,引進鎮域外資金達4970萬元,啟動項目工程16個。鎮目標管理考核實現歷史性突破,為全縣第6名,黨政班子被評為“四好領導班子”,村民自治、星火科技、計劃生育、黨風廉政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財源建設、社保、農業、企業、教育、共青團、老于、關協等多項工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回龍鋪鎮被長沙市民政局確定為長沙市“鄉村著名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首批鄉鎮。
2023年11月,回龍鋪鎮被確定為長沙市2023年度“田長制工作優秀鎮村”。
2022年1月,回龍鋪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湖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2012年5月,回龍鋪鎮被命名為第三批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宋微宗年間之前,屬新康縣管轄,后出狀元易祓,故分為都,即三都之中心,稱洋泉三都,洋泉鄉。
清朝時期:回龍鋪鎮屬長沙府、寧鄉縣管轄。
民國時期,回龍鋪鎮屬長沙市寧鄉縣管轄。
解放前屬洋泉湖鄉。
1949年8月寧鄉解放,屬益陽專區,設回龍鋪鄉、萬壽山鄉。
解放初期:回龍鋪鎮屬湘潭地區寧鄉縣六區管轄(1950年3月起)。
1958年設回龍鋪公社、萬壽山公社。
1961年劃分小公社。
1969年又改回回龍鋪區,增加了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