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翻身村 | 隸屬:虞山高新區(常福街道) |
區劃代碼:320581002206 | 代碼前6位:3205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E |
長途區號:0512 | 郵政編碼:2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指農民解放翻身當主人之意。
基本介紹:
虞山鎮翻身村位于常熟望虞河西則,謝橋集鎮西,距謝橋集鎮1公里,距城區7公里。204國道改道線橫穿我村,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現在的翻身村是2003年4月由原來豐收、翻身兩村合并而成的。全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區域面積3平方公里,共有26個村民小組,603戶人家,總人口2314人。村總支委員會下設二個黨支部,其中一個非公黨組織,黨員總數57人,二委會成員6人。
翻身村現有耕地面積2054畝,盛產優質大米,具備綠色無公害生產。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在冊建立春禾苗圃基地一個占地150畝,長期種植瓜果50畝,水面養殖6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3%,農業產業多種經營全面發展。2011年工業產值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翻身村上榜。
歷史沿革:
新中國建立初屬大義區姚淛鄉。
1956年并入謝橋鄉。
1958年為謝橋人民公社翻身大隊。
1961年分設翻身、豐收大隊。
1983年改為村,分別為翻身村、豐收村。
2003年翻身、豐收兩村合并,仍名翻身村。
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翻身村附近有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區、梅李聚沙園景區、蔣巷鄉村旅游景區、常熟虞山公園、常熟方塔園等旅游景點,有王莊西瓜、董浜筒管玉絲瓜、董浜黃金小玉米、虞山綠茶、綠毛龜、盤香餅等特產,有古琴藝術(虞山琴派)、蘇州水鄉木船制作技藝、常熟花邊制作技藝、盆景技藝(蘇派盆景技藝)、碧溪老土布制作技藝、釀造酒釀造技藝 (王四桂花酒)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