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福社區 | 隸屬:虞山文化度假區(虞山街道) |
區劃代碼:320581001018 | 代碼前6位:3205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E |
長途區號:0512 | 郵政編碼:2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位于興福寺附近,故名。
基本介紹:
興福社區原為興福村,于2004年6月8日掛牌成立社區居委,社區黨總支下設2個分支部,現有黨員42人。社區座落在常熟市北郊興福寺旁,因寺得名。原有報慈橋、陸家弄、洗馬池橋、蔣梅棚、面店弄、山門頭、興福街、梅園街等自然村組成,舊有頂山路穿村而過,路側有小街、有茶肆酒店,頗為熱鬧,遠近聞名的百年老店王四酒家也在該村。建國初期,又為興福鄉鄉政府所在地。1961年虞山林場建場時,興福村沿虞山北路一劃為二,靠山一側成為林場的興福工區,公路北側屬城郊管轄,為興福農隊,主要種植水稻、三麥、油菜等糧食作物。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興福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2004年,耕地已全部征用,由村級的各項管理逐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興福社區為江蘇省第十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屬常熟市郊區興福鄉,1958年屬常熟縣城郊鄉。
1959年屬城郊人民公社。
1961年調整為城郊人民公社興福大隊。
1983年改為城郊鄉興福村。
2003年,撤銷興福村村民委員會,設立興福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興福社區附近有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區、梅李聚沙園景區、蔣巷鄉村旅游景區、常熟虞山公園、常熟方塔園等旅游景點,有王莊西瓜、董浜筒管玉絲瓜、董浜黃金小玉米、虞山綠茶、綠毛龜、盤香餅等特產,有古琴藝術(虞山琴派)、蘇州水鄉木船制作技藝、常熟花邊制作技藝、盆景技藝(蘇派盆景技藝)、碧溪老土布制作技藝、釀造酒釀造技藝 (王四桂花酒)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虞山文化度假區(虞山街道)·興福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