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塘社區 | 隸屬:如皋高新區(城南街道) |
區劃代碼:320682401007 | 代碼前6位:32068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馬塘村村名一說見自《宗譜》,說宋崇寧年間,金讓的兒子金敏慶,被宋徽宗的弟弟歧王選取為郡馬,他回鄉時,“輿衛車馬”“洗濯于此”,故塘已馬為名,村子被叫做馬塘。還有另一種來自民間傳說,據說郡馬太公后來被權奸誣陷而殺頭(也有說是護衛皇上而負傷),他的做騎負公主奔回家鄉,至村外塘邊跪下,此塘即被稱為“跪馬塘”。這口塘至今沿用舊名,村在塘邊,故名。
基本介紹:
馬塘社區位于整個桃園鎮的中部,它北部與楊花橋村相隔一條皋南河,南臨下原鎮曙光村,東接新華村,西與桃林村隔河相望。本居共有居民小組40個,居民4929人,外來人口148人,土地總面積4587畝。本居為總支建制,下轄農業、工業、社會事業、工商黨支部、正順草莓專業合作社及滬如紡織黨支部。本居是全鎮人口最多的社居,高起點規劃建設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正成為農民集居地一道亮麗的風景,大棚草莓和反季節蔬菜是本社居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本居共有180多戶農戶常年從事反季節蔬菜的生產和販運。
本居共有7名干部,仇寶林同志任社區黨總支書記,主持黨總支工作,主管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全民創業、新農村建設、黨員干部工作。
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稱十二大隊,屬馬塘人民公社;1981年稱馬塘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稱馬塘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劉壩村村民委員會、段莊村村民委員會、郭廈村村民委員會并入,設立新的馬塘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馬塘村村民委員會改為馬塘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馬塘社區附近有紅十四軍公園、水繪園、龍游水利風景區、如皋盆景大觀景區、金島生態園、如皋定慧寺等旅游景點,有如皋黃雞、下原蘘荷、如皋盆景、如皋白蘿卜、如皋黃酒、如皋香堂芋等特產,有南通紅木雕刻、盆景技藝(如皋盆景)、白蒲黃酒釀造技藝、耥子燈、如皋杖頭木偶戲、如皋盆景蟠扎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