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臨淮社區 | 隸屬:臨淮鎮 |
區劃代碼:321324104001 | 代碼前6位:32132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N |
長途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以駐地臨淮頭“臨淮”命名。因瀕臨淮水(今淮河)而得名。
基本介紹:
臨淮社區:位于臨淮鎮政府所在地。
臨淮社區與小街社區、徐圩社區、二河村、溧河村、駢臺村、洪勝社區、勝利村、城頭社區、戚臺社區、邱臺社區、姚臺社區、馬樓社區、徐莫社區、湖灘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隋大業元年(605 年)開鑿通濟渠,泗洪的大運河故道是通濟渠東段。也就是今天殘存的老汴河即為當年通濟渠的一段,作為京杭大運河最重要的一段干流,為漕運事業建功立業數百年,宋元后廢。西起青陽鎮西
現井處于糧管所院內的水塘中,一條水泥路將井與院內主干道相連。后修有水泥井欄。井口徑0.8 米,井壁素磚平劵,據當地老百姓介紹,水塘在干涸時期水位下降很厲害,但是水井水位基本保持不變,現井上建
歷史沿革:
1949年為臨淮村。
1958年建臨淮生產大隊。
1984年改為臨淮村。
2000年撤村設立臨淮居民委員會。
2001年臨淮居民委員會與劉臺村合并設立臨淮居民委員會。
2006年,經泗洪縣人民政府(洪政發〔2006〕50號)批準,將臨淮居民委員會冠名為臨淮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臨淮社區附近有洪澤湖濕地景區、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紀念館、洪澤湖濕地觀鳥園、古徐閣景區、稻米文化館、穆墩島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泗洪大閘蟹、龍集蓮子、泗洪大米、泗洪大棗、天崗湖蜜桃、雙溝大曲等特產,有雙溝廟會、洪武花棍舞、潼河龍舞、穆墩島漁民敬大王儀式、臨淮漁家婚俗、泗洪泗州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