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康平縣 | 隸屬:沈陽市 |
區劃代碼:210123 | 代碼前6位:210123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遼A |
長途區號:024 | 郵政編碼:110000 |
轄區面積:約21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5個鎮、7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北三家子街道 | 1.33萬人 | 120km2 | 北三家子街道位于康平縣東北部,距縣城35千米。東鄰昌圖縣,南接北四家子鄉、兩家子鄉、康平鎮,西連小城子鎮、海州窩堡鄉,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轄1個社區…[詳細] |
勝利街道 | 8.95萬人 | 12.2km2 | 勝利街道,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地處康平縣中部,東與兩家子鄉、郝官屯鎮毗鄰,南與東關街道、方家屯鎮接壤,西靠臥龍湖,北與小城子鎮、二牛所口鎮相接,…[詳細] |
東關街道 | 1.87萬人 | 125km2 | 東關街道,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地處康平縣城南部,東與郝官屯鎮毗鄰,南部與法庫縣孟家鎮、慈恩寺鄉接壤,西與方家屯鎮為鄰,北與康平鎮相連,轄區總面積…[詳細] |
小城子鎮 | 1.47萬人 | 195km2 | 小城子鎮地處康平縣西北部,東靠北三家子街道,南與二牛所口鎮、勝利街道相連,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公河來蘇木毗鄰,北與海洲窩堡鄉接壤,行政區域…[詳細] |
張強鎮 | 1.83萬人 | 153km2 | 張強鎮,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地處康平縣西部,東鄰二牛所口鎮,南靠東升滿族蒙古族鄉、柳樹屯蒙古族滿族鄉,西接沙金臺蒙古族滿族鄉,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詳細] |
方家屯鎮 | 1.32萬人 | 98km2 | 康平縣轄鎮。1956年為方家屯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鄉,1985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17.5公里。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2萬。東…[詳細] |
郝官屯鎮 | 1.38萬人 | 134km2 | 康平縣轄鄉。1958年設郝官屯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5公里。面積134平方公里,人口2.1萬。轄郝官屯村、錢家村、東坨子、劉家…[詳細] |
二牛所口鎮 | 1.55萬人 | 167km2 | 康平縣轄鄉。清時屬博王旗地,光緒六年(1880)屬康平縣,1947年為四區,1956年設二牛所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詳細] |
北四家子鄉 | 1.31萬人 | 176km2 | 康平縣轄鄉。光緒六年建縣后即屬康平,1947年稱三區,1956年設四家子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18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兩家子鄉 | 1.02萬人 | 102km2 | 康平縣轄鄉。1970年設兩家子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13公里。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1.3萬。轄聶家窩堡、太平莊、鳳凰坨、兩家子…[詳細] |
海洲窩堡鄉 | 1.13萬人 | 150km2 | 海洲窩堡鄉,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地處康平縣最北部,東與北三家子街道為鄰,南部和西部與小城子鎮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相連, 行政區域…[詳細] |
沙金臺鄉 | 1.29萬人 | 144km2 | "康平縣轄鄉。1947年分屬康平縣第五區和東科前旗第三區,1949年為八區,屬康平縣。1958年屬張強公社,1961年析建沙金臺公社,1984年置鄉,…[詳細] |
柳樹屯鄉 | 1.08萬人 | 95km2 | 康平縣轄鄉。戰國時期屬燕國版圖。秦漢為游牧區。康平建縣即屬康平縣,1949年從前旗劃入康平縣屬八區,1958年屬張強公社,1984年置鄉,1986年改…[詳細] |
西關屯鄉 | 1.04萬人 | 86km2 | 西關屯蒙古族滿族鄉轄地舊屬內蒙古科爾沁左翼“賓、達、博”三王旗地,清代設有柳條邊,屬邊外蒙古牧地。
1923年(民國十二年),奉天省實行區村制,…[詳細] |
東升滿族蒙古族鄉 | 1.27萬人 | 118km2 | 康平縣轄鄉。1947年稱九區,1956年屬六區,1958年屬方家屯公社,1961年改善友屯公社,后遷至嘎力得窩堡,1981年改東升公社,1984年置鄉…[詳細] |
地名由來:
光緒六年(1880年)設立康平縣,駐地康家屯,取其首字康,兼取太平之意,故名康平。
基本介紹:
1.地理位置:康平縣位于遼寧省北部,地處北緯 42°31′至43°02′,東經122°45′至123°37′。總人口3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7.5萬人,城市人口9.5萬人。北與內蒙古科左后旗毗鄰,東隔遼河與昌圖相望,南接法庫,西臨彰武,位于沈陽一小時經濟圈內,是沈陽經濟區北部腹地的重要支撐點之一,是沈陽城市發展四大空間戰略的向北門戶,是環渤海經濟圈及遼寧中部城市群上的重要節點,同時康平又是遼、吉、蒙兩省一區結合部的區域中心。
2.行政區劃:康平區域面積217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1.5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5鎮、7鄉)、3個街道辦事處、1個新城區、1個開發區,161個行政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康平縣入選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康平縣人口數量為27.84萬人,位列沈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3位,位列遼寧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6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858位。
2019年10月,康平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8月,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縣名單出爐,康平縣榜上有名。
2016年2月,康平縣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康平古屬東夷地,為青州北境。
秦,為遼西北境。
漢,為遼東郡之北境。
后漢,為扶余鮮卑地。
晉,為平州北境。
隋,為河東郡北境。
唐宋,均屬契丹地。
遼,為東京道之北境。
金,分屬北京開元路之西北境。
明,為福余(扶余)衛地,向為蒙古游牧之地。
清,為科爾沁、達爾罕、賓圖三王旗地。
光緒四年,設康家屯分防經歷,治遼河以西十二社,光緒六年,置康平縣,屬奉天昌圖府,隸奉天洮昌道。
光緒二十八年,建遼源洲,光緒三十三年,建法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