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遼寧省 > 沈陽市 > 康平縣 > 東升滿族蒙古族鄉 > 東升村

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東升滿族蒙古族鄉東升村概況

[移動版]

【東升村】建制村,鄉政府駐地,位于康平縣城西南25千米處,地勢東西緩坡崗地,南高北低,中間平緩。轄3個自然屯。區域面積13.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9114畝。

〔東升〕自然屯,村駐地,屬丘陵地帶。原名嘎力得窩堡,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有蒙古族人在此圈地放牧。嘎力得蒙語鳳凰的意思,因居地中間有溪水長流,兩側有山崗,如同鳳凰展翅欲飛,故得名嘎力得窩堡。至道光年又有張姓等6戶從山東逃荒到此落腳在村東頭租種蒙古人的土地,稱為六家子,至光緒年到此定居者漸多,東西相連,實行屯甲制時稱嘎力得窩堡。該村民國時屬三區,偽滿時為立德村所在地,解放初為第九區。1961年成立善友屯人民公社,1969年善友屯公社遷至嘎力得窩堡。正值“文革”期間,根據“東方紅,太陽升”群眾更名為東升村。同時公社也更名為東升公社,1981年縣政府正式批復。區域面積1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603畝。

〔北大泉眼〕自然屯,位于村駐地北4千米處。在東升村最北端,北靠二牛姜家窩堡,西靠張強鎮任家窩堡。地勢平緩,屬于低洼鹽堿地,原生長大片馬蓮草。清代這里是蒙古族裴姓人家放牧之地,現在屯北裴家墳(地塊名稱),就是因裴姓祖上葬于此地修墳得名。后經山東逃荒至此的崔姓張姓兩戶人家租地開荒,首居此地。據傳說崔家打水井時,打至八九米就見地下有一泉眼,水流不斷,并且聽到地底下有人談話,一人說:“把你家的篩子借給我”。打井人很驚慌,立刻上來將此井填上了。后人因此傳說,稱此地為大泉眼。北大泉眼是相對雷家村的南大泉眼而言。區域面積1.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145畝。

〔王家窩堡〕自然屯,原名王拉扒架子窩堡,位于村北1千米處。北與大泉眼自然屯一道之隔,居于東升村和大泉眼自然屯南北向之間。地勢平緩,屬低洼鹽堿地。清咸豐年間從山東逃荒至此的王姓人家最早來此開荒占草,首居此地。由于本人沒有拉扒架子(早年用于拖拉犁具的架子),只能手牽牲畜,肩扛著犁具下地耕種,長此以往人們給了他一個綽號“王拉扒架子”。后人就以其綽號稱此地為王拉扒架子窩堡。后延續至今簡稱為王家窩堡。區域面積2.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66畝。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