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膠西街道 | 隸屬:膠州市 |
區劃代碼:370281009 | 代碼前6位:370281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魯B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轄區面積:約17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陳家屯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陳家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杜村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杜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祝村新村 | ~314 | 主城區 | 北祝村
村名由來 北祝村有史可考是從清朝的道光年間,一家姓邱的從云南遷來落戶,和東祝村、西祝村一樣,原名是祖村。兩年后,一個巡訪的…[詳細] |
陡溝新村 | ~315 | 城鄉結合區 | 陡溝村
村莊由來 陡溝村有史可考乃從明朝初開始,當時楊姓從-縣遷來立村,取名陡溝村。
政區人口 陡溝村隸屬膠州市膠西鎮…[詳細] |
雅會新村 | ~316 | 城鄉結合區 | 雅會村
村莊由來 雅會村有史可考乃從明代洪武年間,由云南省移民來此落戶,因為當時村內有一“雅會堂”,故村名叫雅會村,沿用至今。
…[詳細] |
齊逯新村 | ~317 | 村莊 | 齊逯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行新村 | ~318 | 城鄉結合區 | 大行一村
村莊由來 大行一村有史可考乃從明朝開始。明朝初期在這里有臘條子行約30畝(老畝,一老畝等于現在的二畝,在五十年代還有人伐…[詳細] |
小行新村 | ~319 | 城鄉結合區 | 小行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道光乙巳《膠州志》載村名為小桁,桁字一作浮橋解,經考證該村是明清二朝膠州進京故道,村臨河口,設大小…[詳細] |
雙馬新村 | ~320 | 村莊 | 雙馬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毛家溝新村 | ~321 | 村莊 | 毛家溝
村莊由來 毛家溝村位于墨河東岸的1.5公里處,有史可考乃從明朝開始,創始人為明朝的一位皇親,叫毛閣老。剛開始村名叫毛家莊,…[詳細] |
西苑新村 | ~322 | 村莊 | 西苑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趙家莊新村 | ~323 | 村莊 | 趙家莊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劉家疃新村 | ~324 | 村莊 | 大劉家疃東村
村莊由來 大劉家疃東村有史可考乃從明朝開始。明末,從現在的高密市前坦村遷來,村名叫大劉家疃,以朱姓為主。到1966年…[詳細] |
小劉家疃村 | ~325 | 村莊 | 小劉家疃村
村莊由來 小劉家疃村有史可考乃從明朝正德年間,劉姓從即墨遷來立村,取名劉家莊,后來分成兩個村,前半部分稱為小劉家莊,后…[詳細] |
魯戈莊村 | ~326 | 村莊 | 魯戈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宋戈莊村 | ~327 | 村莊 | 宋戈莊
村莊由來 宋戈莊有史可考乃從明朝開始,由宋氏和邵氏家族從高密遷來,取村名宋戈莊,一直沿用至今。
政區人口 宋戈…[詳細] |
墨河村 | ~328 | 村莊 | 墨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崖村 | ~329 | 城鄉結合區 | 竇家河崖村
村莊由來 竇家河崖村有史可考乃從明朝末年。一位姓竇的來此地立家居住,此地又在墨河的西岸(當地人稱河岸為河崖),因此村名…[詳細] |
婁敬村 | ~330 | 村莊 | 婁敬庵村
村莊由來 婁敬,漢初功臣。以戍卒身份向劉邦建議入都關中有功,賜姓劉,封關內侯。后又封建信侯。死后建祠于該地(年代不詳),…[詳細] |
明山村 | ~331 | 村莊 | 明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杜村村 | ~332 | 主城區 | 南杜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成化年間有遲姓三兄弟從萊陽江山遷來立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傳說當時察看地脈似鳳凰,便在鳳凰肚的位置…[詳細] |
孝源村 | ~333 | 村莊 | 孝源店子
村莊由來 相傳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從云南移民來此定居立村,村西嶺有宋代焦花女冢,因以命村。
…[詳細] |
城獻村 | ~334 | 村莊 | 趙家城獻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趙姓夫婦由安陽遷來定居,取名趙家城獻。
城獻二字含義不清。《中…[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街道駐地位于膠州城區西部而得名。
基本介紹:
" 膠州市膠西鎮位于膠州市西郊“金三角”地帶,地處“膠高”、“膠王”和“朱諸”路交匯點,并有“同三”高速公路出口和“蘭新”鐵路火車站編組站;距離青島港45公里,距黃島前灣港35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35公里。全鎮共轄73個行政村,6.2萬人口,行政區域面積112平方公里。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1880萬元,財政收入36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77元。
該鎮圍繞經濟、財稅、農村和穩定四條工作線,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加快一園(工業園)、兩區(民營經濟區、小城鎮區)三基地(蔬菜生產基地、花卉苗木生產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建設好四支隊伍(機關干部隊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膠西街道上榜。
2022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膠西街道為2022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膠西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膠西街道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膠西街道位列第438名。
2018年12月,山東省文明委推選膠西街道為2018年度山東省省級文明村鎮。
2015年8月,農業部認定膠西街道為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公信馬鈴薯)。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膠西街道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宋戈莊烽火臺位于膠州市膠西鎮宋戈莊東南嶺,年代為漢代。2011年6月21日,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烽火臺土堆邊緣為界,四周各外擴30米。建設控制地帶
呂家大村漢墓地址:膠州市膠西鎮呂家大村東北嶺地上時代:漢代保護范圍:以漢墓封土邊緣為界,四周各外擴3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
西小鄶家溝漢墓地址:膠州市膠西鎮西小鄶家溝村西嶺地上時代:漢代保護范圍:以墓葬封土邊緣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
傅家溝古墓群地址:膠州市膠西鎮傅家溝村西北嶺時代:不詳保護范圍:以最大封土邊緣為界心,四周各外擴1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
大鄶家溝漢墓群地址:膠州市膠西鎮大鄶家溝村東南嶺地上時代:漢代保護范圍:東至八一河,南至嶺下河溝,西南至通郭南莊水泥路,北至嶺下河溝。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
歷史沿革:
夏、商時為萊夷之地。
西周初年,建立介國,都城在今轄域趙家城獻村西南一千米處。
春秋時屬齊國即墨邑。
秦屬瑯瑯珊郡黔陬縣。
北魏屬長廣郡。
隋代撤郡,直屬膠州,開皇十六年(596),設置膠西縣。
唐代,撤膠西縣。
北宋,復設膠西縣。
元代,置膠州,州治在膠西縣板橋鎮。
明代撤膠西縣,改稱膠州。
明清,屬膠州建信鄉。
清末,屬膠州婁公區。
1913年,屬膠東道膠縣。
1953年,屬膠縣第二區、第十二區、第十三區、第十四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