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虎鎮 | 隸屬:白河縣 |
區劃代碼:610929110 | 代碼前6位:610929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9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康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寓意每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創造更多的金銀財富,故名。…[詳細] |
南溝村 | ~202 | 村莊 | 域內有南溝和小南溝,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康新、姚溝和康聯3個互助組均屬…[詳細] |
金銀村 | ~203 | 村莊 | 域內有金銀溝,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柳樹和康莊2個互助組均屬一區康旺鄉。…[詳細] |
興坪村 | ~204 | 村莊 | “興”指興旺,“坪”指域內廟坪,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廟坪互助組屬一區康…[詳細] |
太和村 | ~205 | 村莊 | 域內有太和街,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太和、松興和松華3個互助組均屬一區太…[詳細] |
松樹村 | ~206 | 村莊 | 域內有松樹坪,故名。1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松坪、松馬、關山和石槽4個互助組均…[詳細] |
十里社區 | ~207 | 村莊 | 域內有十里鋪,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十里和拖板2個互助組均屬二區十里鄉。…[詳細] |
里龍村 | ~208 | 村莊 | 域內有白龍洞,且位于磨溝最里端,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里龍、全坪2個互助…[詳細] |
月鎮村 | ~209 | 村莊 | 域內有月兒潭和集鎮,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月鎮互助組屬二區月兒鄉;太山互…[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麻虎溝得名,清曾設麻虎鋪。
基本介紹:
麻虎鎮地處白河縣城西部,東與城關鎮展溝交界,南邊于茅坪鎮、桃元鄉接壤,西與冷水鎮毗鄰,北鄰漢江,與湖北夾河鎮隔江相望。全鄉面積92.4平方公里,6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3120戶11959人。常用耕地面積17775畝,退耕還林面積12469畝,其中木瓜園3300畝,鮮果林基地155畝。2005年人均純收入為1719元。
鄉境內所有村組通公路,通行總長72公里,通行狀況良好。316國道、襄渝干線穿鄉而過,距縣城僅10公里,交通便利。境內資源豐厚,有銀、鐵、銅、綠松石、重金石、石英石等十多種礦產,已建成以二花為主的中藥材基地,漢江白河電站站址所在地轄區,蠶桑、畜牧、林果是鄉域農民的主導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麻虎鎮人口數量為1.08萬人,位列白河縣各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歷史沿革:
清時為西北鄉麻虎溝、太山廟、北店子溝保。
民國時為北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設第一區。
1953年4月,改為二區;同年6月,增設松樹鄉。
1955年10月,屬冷水區。
1956年3月,從麻虎鄉劃入3村到康旺鄉,太山鄉并入松樹鄉。
1961年8月,成立麻虎公社、松樹公社。
1984年5月,改設麻虎、松樹、月兒鄉。
1996年11月,麻虎鄉、松樹鄉合并設立麻虎鄉。
2011年5月,撤銷麻虎鄉,改設麻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