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吳城鄉 | 隸屬:渾源縣 |
區劃代碼:140225210 | 代碼前6位:1402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B |
長途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000 |
轄區面積:約26.4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000人 |
人口密度:約1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吳城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首先在此定居的人姓吳,后發展為一個城鎮,故名。…[詳細] |
下辛安村 | ~201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稱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詳細] |
翟家洼村 | ~202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84年9月1…[詳細] |
北大仁莊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原名為大仁莊村,后改為北大仁莊,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詳細] |
大洼村 | ~208 | 村莊 | 該村原名為洼里堡,后改為大洼,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詳細] |
麻塔村 | ~209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84年9月1…[詳細] |
皇叔洼村 | ~210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84年9月1…[詳細] |
上辛安村 | ~211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詳細] |
東辛坊村 | ~212 | 村莊 | 該村原名為辛坊,后改為東辛坊,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歸辛窯管理區轄。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詳細] |
高嘴村 | ~213 | 村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管理區,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人民政府駐吳城村而得名。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載:渾源州有吳城堡,這是吳城最早的文字記數。因首先在此定居的人姓吳,后發展為一個城鎮,故名。
基本介紹:
渾源縣轄鄉。1958年建吳城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26.42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轄吳城、下辛安、翟家洼、北大仁莊、香水寺、馬安山、大東溝、上窯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莜麥、谷子、馬鈴薯。
歷史沿革:
1945年解放后,設吳城鄉和香水寺鄉,隸屬八區。
1958年成立吳城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開后,改為吳城鄉,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