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交口街道 | 隸屬:離石區 |
區劃代碼:141102006 | 代碼前6位:1411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晉J |
長途區號:0358 | 郵政編碼:033000 |
轄區面積:約25.9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交口社區 | ~001 | 主城區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高家溝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設立,1984年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詳細] |
歧則溝社區 | ~003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石盤社區 | ~004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棗架社區 | ~005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喬家塔社區 | ~006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王家塔社區 | ~007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賀家塔社區 | ~008 | 村莊 | 1958年11月至1959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6月至1983年屬交口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5月12日至2003年屬交口鎮所轄,2004年…[詳細] |
杜家山村 | ~200 | 村莊 | 該村地處山上,原來是杜姓大戶在此開辟的季節性山莊,后來陸續有人在此定居,故名杜家山村。…[詳細] |
梁家焉村 | ~201 | 村莊 | 該村地處黃土山墕之上,并且由梁姓居民建村首居,故名梁家墕村。…[詳細] |
地名由來:
西與柳林縣相接,南與中陽縣毗鄰,為三川河匯流,三縣交界之處,古為晉西咽喉,故名交口。
基本介紹:
離石區交口街道位于呂梁市離石區西南5公里,1953年設立交口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建為鎮,2002年交口鎮由16個行政村撤并為14個行政村,2020年由14個行政村并為8個社區、2個行政村。2004年7月由交口鎮改設交口街道辦事處至今。土地面積25.93平方公里,耕地8826.12畝。常住人口近3萬人,其中農業戶數6430,農業人口16329,是典型的城郊型街道。
街道現有干部職工73人,其中:科級干部17人,科員2人,事業人員30人,退伍安置人員19人,公崗工作人員5人。
全街道現有18個黨支部(14個農村黨支部和4個機關支部:街道機
文化旅游:
石盤墓群位于離石區交口街道石盤村,年代為漢。為呂梁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由閆建軍家院北房外墻向北延伸56米至村內小路南沿,東由閆建軍家院大門外墻向東延伸46米至村內臺地,南由閆建軍
賀家塔墓群位于離石區交口街道賀家塔村東馮家塔,年代為漢。為呂梁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由墓葬發掘處臺地向北延伸20米至村內小路南沿,東由墓葬發掘處臺地向東延伸20米至村內小路西沿,南
晉綏軍區高級軍事會議高家溝舊址位于呂梁市離石區交口街道辦事處高家溝村,年代為194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晉綏軍區高級軍事會議高家溝舊址為第六
歷史沿革:
1940年2月,將全縣五大區重新劃分為十個區,第一區慣稱安國區、交口區或中心區。
1948年初,全縣設6個區1個市。
同年10月,全縣將6區1市調整9區1市,一區區公所駐交口村。
1953年,改行政村為鄉,第一區機關駐交口。
1955年2月,撤銷區建置,境域設交口鄉。
1958年11月,交口鄉撤銷,所屬村落歸屬城關人民公社。
1959年6月,設立交口紅星人民公社,后改為交口人民公社。
1961年6月,交口人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