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社村 | 隸屬:冠山鎮 |
區劃代碼:140321100230 | 代碼前6位:1403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C |
長途區號:0353 | 郵政編碼:04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以所在居民點(中社)而得名。里社、中社、前社、維社舊時名稱為里頭溝、馬回頭諧音“忙荒頭”、前頭溝、維垴,統稱東溝,又稱“四東溝”,為4個自然村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先后獨立成生產大隊,并改現名。馬回頭改名中社。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中社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中社村位于平定縣城東1.5公里處,緊鄰太舊高速路平定出入口,交通便利,是全縣的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之一。全村面積約5平方公里,耕地1840畝,共有9個村民小組,923戶,2099人,村內沒有支柱性產業,村民收入大部分來自于耕種土地收入以及外出務工。
中社村堅持以發展創新與共同富裕為核心理念,引進了投資1.6億元的礦用隔爆型后入式對旋軸流局部通風機項目,增添了經濟新亮點,投資新建了虎神廟農民公園,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為保障村民用水,投資40萬元鋪設管更新管路。同時,圍繞重點工程,大力進行環境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52元。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同年9月,建立中社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村,撤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
周邊相關:
中社村附近有娘子關、董寨龍潭峽谷景區、紅巖嶺景區、固關長城、七亙大捷景區、冠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定黃瓜干、平定冠山連翹茶、平定荊花蜂蜜、西回小米、平定砂器、陽泉鐵鍋等特產,有平定婚俗、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平定武迓鼓、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藝、平定砂器制作技藝、平定皇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