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儀村 | 隸屬:王顯鄉 |
區劃代碼:140822207201 | 代碼前6位:1408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戰國時期的著名外交家張儀生于此地,為了紀念他,故名“張儀村”。
張儀(?-前309),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人,魏國貴族后裔,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其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戰國時,列國林立,諸侯爭霸,割據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紛紛采取“合縱…… 張儀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張儀村位于王顯鄉東南邊,緊靠臨猗縣。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的故里。這里有聞名全國的張儀特產套柿(又名孕柿)。全村共有土地11235 畝,其中耕地面積5697畝,8923余畝為水澆地,全村水資源主要以地下水為主。張儀村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干旱氣候,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地理位置獨特,似丘陵地貌,適宜蘋果生產,蘋果為該村主導產業。其中果樹面積就有4214多畝,是萬榮縣優質精品蘋果的主產地,有國家級的優質蘋果示范園區。全村共378戶,1743口人,8 個居民小組,全村共有勞力1120 人,其中男性勞動力582 人,女性勞動力560 人,黨員43人,其中男性黨員41人,女性黨員2人。張儀村的群眾文化生活
歷史沿革:
1673年,屬榮河縣萬善鄉,為張儀村;1769年,屬榮河縣萬善鄉,為張儀村;1921年,屬榮河縣第二區,為張儀村;1943年,屬榮河縣第二區,為賢胡治村所轄居村;1947年4月解放后,屬榮河縣第二區,為張儀行政村;1953年4月,屬榮河縣第二區賢胡鄉,為張儀行政村;1954年8月15日,萬泉、榮河合并為萬榮縣,屬萬榮縣賢胡鄉,為張儀行政村;1956年4月,屬萬榮縣王顯鄉,為張儀行政村;1958年9
周邊相關:
張儀村附近有閻景李家大院、孤峰山風景區、后土祠景區、萬榮東岳廟、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萬榮縣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萬榮蘋果、萬泉大蔥、萬榮三白瓜、萬榮大黃牛、臨猗梨棗、臨猗紅杏等特產,有萬榮笑話、勒馬回中藥制作技藝、萬榮面塑、萬榮剪紙、馮氏中醫皮膚燒傷療法、萬榮董永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