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臺山鎮 | 隸屬:邛崍市 |
區劃代碼:510183118 | 代碼前6位:51018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530 |
轄區面積:約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角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天臺山鎮三角社區位于鎮政府駐地,社區辦公點實在場鎮背后小區內。夾高(夾關——高何)路呈“S”字型穿境而過,村緊鄰高宇集團(天車坡電站)。天臺山景區游客…[詳細] |
沙壩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沙壩社區地屬邛崍市高何鎮,地處邛崍市的西面,東臨毛河村,南接天臺山鎮,西靠王家村,北連蘆山縣。文井江水穿鎮而過流入南河,社區地形為丘陵,主導產業為種養…[詳細] |
紀紅村 | ~204 | 村莊 | 天臺山鎮紀紅村位于邛崍市西南邊陲,與火井和高何接壤。村委會距離邛崍市區53.05公里,距離天臺山鎮政府3.5公里。全村幅源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詳細] |
鳳樂村 | ~205 | 村莊 | 天臺山鎮鳳樂村位于鎮政府東南方向,村辦公點距天臺山鎮5公里。沿壽高路、成溫邛高速接邛名高速,夾關出站口3公里,觀音崖兩百米處。
全村幅員面積8.…[詳細] |
靖口村 | ~206 | 村莊 | 該處是通往天、蘆、寶三處的必經之路,稱“進口”后取諧音“靖口”,居住于此的群眾通過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詳細] |
高興村 | ~207 | 村莊 | 邛崍市高何鎮高興村地處邛崍市西路,距縣城45公里,系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長征紀念館和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南宋石塔所在地,全村幅員面積8.4平方…[詳細] |
毛河村 | ~208 | 村莊 | 毛河村地處邛崍市西南邊陲山區,距邛崍市區39公里,距高何鎮政府3公里。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管轄17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2226人,,全村有黨員63…[詳細] |
何場村 | ~209 | 村莊 |
何場村地處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高何鎮山區,文井江上游兩岸,距邛崍市區36公里,距鎮政府4公里,與火井、南寶及雅安蘆山縣接壤。
全村幅員面積6.…[詳細] |
地名由來:
天臺山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天臺山山腳下而得名。
基本介紹:
天臺山鎮地處邛崍市西南邊陲,距邛崍市45公里,素有""邛崍的西藏""之稱。東連火井、夾關,南鄰名山、雅安,西接蘆山,北界高何,北與高何接壤,幅員面積106.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712畝,總人口15984人,其中農業人口15501人所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121個村民小組。森林覆蓋率達65%。境內山勢雄峻,溝睿縱橫,竹木繁多,四周群山環抱,山清水秀,處處鳥語花香,最高海拔1812米,最底海拔596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臺山及接引寺等著名景點,鎮政府駐三角社區。
天臺山鎮屬革命老區,1935年紅軍長征時曾在此安營扎寨,建立蘇維埃政權,留下了許多石刻標語,至
榮譽排行:
2017年10月,天臺山鎮榮獲四川省首批省級森林小鎮稱號。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天臺山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天臺山石牌坊及照壁年代:明、清天臺山石牌坊及照壁位于天臺山鎮馬坪村。石牌坊系紅砂石質三間四柱重檐斗拱仿木結構建筑。坊額匾前后兩面分題“雪巢勝景”和“第一禪林”。石坊雕刻精美,有人物、走獸、花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設三角鄉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三角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天臺鄉。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82年1月,公社改鄉。
1999年,鄉改鎮。
2004年9月,與太和鄉合并為天臺山鎮。
2019年將原高何鎮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天臺山鎮管轄;將天臺山鎮紫荊村、楊田村、土溪村、天井村、馮壩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夾關鎮管轄,夾關鎮人民政府駐解放街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