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朝天區 | 隸屬:廣元市 |
區劃代碼:510812 | 代碼前6位:51081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012 |
轄區面積:約16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6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朝天鎮 | 3.42萬人 | 114.64km2 | 一、歷史沿革
朝天鎮地處川陜甘三省結合部,居嘉陵江上游,扼秦蜀之咽喉,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而奔蜀,州、縣、-曾在此迎駕…[詳細] |
大灘鎮 | 9983人 | 86.75km2 | 一、基本情況
大灘鎮位于朝天區北部,東與馬家壩、文安鄉交界,南與朝天鎮、陳家鄉毗連,西與柏楊鄉交界,北與陜西省寧強縣接壤。幅員面積86.75平方…[詳細] |
羊木鎮 | 1.43萬人 | 96.38km2 | 一、歷史沿革
早在宋代以前,場東五里許有一山,頂平坦,突起峰巒,貌似羊鹿,故名“羊鹿坪”。山腰石壁一洞名白巖洞,傳有“木枯”住此修道,又因洞居峽…[詳細] |
曾家鎮 | 1.15萬人 | 86.2km2 | 一、概況
曾家鎮位于朝天區東部,距朝天區45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年均氣溫12攝氏度左右,屬秦巴山北部亞熱帶溫潤氣候。鎮轄11個村,69個村…[詳細] |
中子鎮 | 1.48萬人 | 57.7km2 | 中子鎮位于朝天東北端,是朝天城市組團“一心兩翼”東翼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內交通發達、國道108線、二專線、廣陜高速及成西高鐵橫貫全鎮。東距陜西省寧強縣2…[詳細] |
沙河鎮 | 9603人 | 60.83km2 | 沙河鎮位于朝天區南部,素有“朝天南大門”之稱。全鎮幅員面積61.5平方公里,轄10個村1個社區,共51個村民小組,1961戶7814人,其中農業人口7…[詳細] |
兩河口鎮 | 6243人 | 105.4km2 | 兩河口鄉地處朝天區東北高寒山區,境內盛產無公害蔬菜、黃羊、天麻等特色產品,素有生態特色產品之鄉的美譽。
一、歷史沿革
兩河口鄉于1956年始成立人…[詳細] |
云霧山鎮 | 6087人 | 97.18km2 | 云霧山鎮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西北部,南與羊木鎮毗連,北與陜西省寧強縣廣坪鎮交界,距朝天城區24公里。全鎮轄8個村(含1個社區)、67個村民小組(含1…[詳細] |
水磨溝鎮 | 3897人 | 55.02km2 | 水磨溝鎮位于朝天區北部。東臨寧強縣舒家壩鎮,西臨大灘鎮,南與中子鎮相連,北與寧強縣陽平關鎮接壤。水磨溝鎮人民政府位于康樂村,距水磨溝4A級景區5公里,…[詳細] |
李家鎮 | 8154人 | 113.35km2 | 李家鎮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東南面,駐地距離區政府62公里,東壤旺蒼縣天星鎮,西界朝天區麻柳鄉,北鄰朝天區兩河口鎮,南毗利州區榮山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詳細] |
麻柳鄉 | 4045人 | 51.31km2 | 麻柳鄉,東連巴山,北系秦嶺,地處川、陜、甘三省的龍門山區,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68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溫度12-15攝氏度,…[詳細] |
臨溪鄉 | 3696人 | 51.32km2 | 臨溪鄉位于朝天區東南部,幅員面積56.96平方千米,因古剎臨溪寺而得名,海拔約1092米,距區政府40公里,東接曾家鎮、西壤沙河鎮、北鄰朝天鎮、南依麻…[詳細] |
地名由來:
1989年9月由原市中區析置,因政府駐朝天鎮得名;唐天寶十五年(756)因安史之亂唐玄宗幸蜀,州縣官員在此迎駕,稱朝天子,故名。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 李隆基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廣元市朝天區,地處秦巴山南麓、川陜結合部,因唐天寶年間玄宗幸蜀、百官在此接駕朝拜天子而得名,享有“小養勝地·大道朝天”之美譽。1989年建區,幅員1613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139個村(社區),總人口21萬。
——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距今約7000年的中子鋪細石器遺址、距今約2300年的明月峽古棧道遺址,是中國棧道文化集中展現地和中國蜀道文化、三國蜀漢文化核心走廊。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麻柳刺繡”,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在朝天建立了紅坪蘇維埃政權,成為川陜革命老區重要組成部分。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朝天是嘉陵江入川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入選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名單。
2024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命名朝天區為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4年3月,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縣創建名單公布,朝天區入選。
2024年1月,朝天區被命名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
2024年1月,朝天區被評定為2023年度四川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
2023年11月,朝天區被評定為第二批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
2023年8月,入選全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縣。
2023年7月,朝天區獲評為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
2023年7月,朝天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歷史沿革: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置昭歡縣(治現沙河鎮南華村),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改昭歡縣為邵歡縣,梁宣武帝天監二年(503)改邵歡縣為石亭縣,隸屬西益州東晉壽郡。
西魏廢帝元欽二年(553)置利州領東晉壽郡。
隋開皇十八年(598)置綿谷縣,該區屬其轄地。
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廢綿谷縣置廣元縣。
1985年置廣元市,改廣元縣為廣元市中區。
1989年8月15日析市中區朝天、元吉2個鎮和2
區劃: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