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曲鎮 | 隸屬:紅原縣 |
區劃代碼:513233103 | 代碼前6位:51323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4400 |
轄區面積:約66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47人 |
人口密度:約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哈拉瑪村 | ~200 | 鎮中心區 | 相傳舊社會穿羊毛氈子人較多,羊毛氈子藏族人稱作哈拉,因此被稱為哈拉瑪,解放后哈拉瑪的村落叫作哈拉瑪村。…[詳細] |
奪龍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奪瑪部落和龍日瑪部落合并在一起而得名奪龍村。…[詳細] |
下哈拉瑪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舊社會穿羊毛氈子人較多,羊毛氈子藏族人稱作哈拉,因此被稱為哈拉瑪。后來,被稱作下哈拉瑪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安曲,藏語意為“至高無上”。
基本介紹:
紅原縣轄鄉。原由哈拉瑪、龍日瑪、奪瑪、嘎生爾瑪、茸冬瑪、漫瑪落、塔洼7個部落組成,屬查理寺。1958年將哈拉瑪、龍日瑪、奪瑪并合建安曲鄉,屬 ? 理縣。1960年劃歸 q 紅原縣。1973年改安曲公社。1984年復安曲鄉。位于縣西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667.1平方公里,人口2 791人。原國道213線過境。轄哈拉瑪、奪龍2村委會。以牧業生產為主,產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產品酥油、奶渣等。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安曲鎮被評定為2021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查理寺哈拉瑪、龍日瑪、奪瑪、嘎生爾瑪、茸冬瑪、漫瑪落、塔洼7部落。
1957年,屬阿壩縣。
1958年,哈拉瑪、龍日瑪、奪瑪3部落合并為安曲鄉,屬理縣,其余4部落并入查理鄉,屬阿壩縣。
1960年,劃歸紅原縣。
1973年,改安曲公社。
1984年,安曲公社改安曲鄉。
2013年,撤銷安曲鄉,設立安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