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鹽井村 | 隸屬:清平鎮 |
區劃代碼:510683124201 | 代碼前6位:51068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6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230人 |
人口密度:20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村委會駐地名鹽井溝,村名借取溝名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四川省民政廳公布2023年度四川省創新基層群眾自治試點單位名單,鹽井村榜上有名(民主監督主題)。
2023年1月,鹽井村被命名為2022年四川省“六無”平安村(社區)。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推介鹽井村為2021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9年12月,鹽井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基本介紹:
清平鎮鹽井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1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1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紅星大隊,1958年公社化時名高峰公社1管區,1962年改為清平公社1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鹽井大隊,1984年由清平鄉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鹽井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鹽井村東鄰安縣高川鄉,西靠綿遠河,南鄰院通村,北靠國有林廠(原伐木廠),村委會位于清平鎮北部,距清平鎮人民政府2.5公里,下設6個村民小組和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保衛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等3個委員會。幅員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230人,主要有花龍門示范區、謝家大院、謝家壩、黃泥包、檬子樹、花紅樹、紅巖子、走馬嶺等8個居民點,
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1保,1952年土改時為綿竹縣清平鄉1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紅星大隊,1958年公社化時名高峰公社1管區,1962年改為清平公社1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鹽井大隊,1984年改名為鹽井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鹽井村附近有綿竹年畫村、九龍山—麓棠山旅游區、金色清平景區、劍南老街景區、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劍南春酒坊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劍南春、綿竹松花蛋、芋兒雞、綿竹劍南春、綿竹獼猴桃、趙坡綠劍茶等特產,有綿竹木版年畫、綿竹年畫、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綿竹年畫、蛾蛾燈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清平鎮·鹽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