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和鎮 | 隸屬:西充縣 |
區劃代碼:511325113 | 代碼前6位:511325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R |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200 |
轄區面積:約65.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眾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大眾街社區3802人,8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約3.3平方公里,位于西充縣西北部。…[詳細] |
馬鞍山社區 | ~002 | 村莊 | 馬鞍山社區2885人,9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約5.5平方公里,位于仁和鎮西北面![詳細] |
雙江社區 | ~003 | 村莊 | 雙江社區位于仁和鎮西部,轄區面積5.04平方公里,現有8個居民小組,現有戶籍2532人![詳細] |
鳳和社區 | ~004 | 村莊 | 鳳和社區位于仁和鎮西部,屬淺丘旱山村,轄區面積5.8平方公里,人口3003人。…[詳細] |
圣泉山村 | ~203 | 村莊 | 圣泉山村位于仁和鎮區北部,幅員面積3.52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308人。…[詳細] |
百福寺村 | ~204 | 村莊 | 百福寺村位于仁和鎮東北部,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現有6個居民小組,現有戶籍1802人![詳細] |
蓮花臺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地形似蓮花,故名。民國時期,為仁和鄉第27保。1950年,為小陵鄉冬鳳山村。1958年,為仁和公社第6大隊。1967年,為紅旗公社第6大隊。19…[詳細] |
聯合村 | ~210 | 村莊 | 聯合村位于仁和鎮西北方向,面積大約二千平方米,轄區人口1058人![詳細] |
金子山村 | ~213 | 村莊 | 金子山村位于仁和鎮西部,屬淺丘旱山村,轄區面積2.86平方公里,人口1423人![詳細] |
金華山村 | ~219 | 村莊 | 金華山村位于仁和鎮東北面人口1684人,6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約5.3平方公里。…[詳細] |
蠶絲山村 | ~226 | 村莊 | 蠶絲山村現有戶籍人口2105人,七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4.5平方公里,位于仁和鎮東南方![詳細] |
鵝背山村 | ~231 | 村莊 | 鵝背山村轄7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888人,幅員面積5.38平方公里,距仁和鎮政府約10公里![詳細] |
羅針地村 | ~232 | 村莊 | 羅針地:因其地形似羅盤針,故名。民國時期,為仁和鄉公所第13保。1950年,為鳳和鄉第11村。1955年,為仁和鄉第13村。1961年,為曙光人民公社…[詳細] |
福應宮村 | ~239 | 村莊 | 福應宮為當地的一座寺廟,村以廟名。民國時期,為雙江第3保。1950年,民主建政時為雙江鄉第3村。1958年,為雙江人民公社第5大隊。1981年,地名普…[詳細] |
馬龍村 | ~242 | 村莊 | 馬龍村位于仁和鎮南部,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1471人。…[詳細] |
米丹村 | ~243 | 村莊 | 米丹村位于仁和鎮西北部,轄區面積2.53平方公里,856人。…[詳細] |
丹桂埡村 | ~244 | 村莊 | 丹桂埡村位于仁和鎮東西部,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2753人![詳細] |
萬年山村 | ~245 | 村莊 | 萬年山村位于仁和鎮北部,轄4個村民小組,人口1180人,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仁和鎮境內的仁和場于清康熙末年,由外地客商與該地人同建。為團結經商,不生爭端,強調以“仁義”為重,“和”為貴,取名仁和。
基本介紹:
仁和鎮,隸屬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地處西充縣西北部,東鄰鳳鳴鎮,南連雙鳳鎮,西與雙鳳鎮交界,西北接鹽亭縣,北依青獅鎮,距西充縣城18千米,區域總面積65.37平方千米。“火工之鄉”譽滿全國,“農民文化宮”名揚大西南,鎮內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先后涌現出全國勞模1人,國大代表2人,省、市-表各1人。
結構調整,產業強鎮。堅持以市場為先導,因地制宜調結構。依托省屬蠶種場優勢大力發展蠶桑業,堅持利用蠶?障兜、退耕還林地等發展桑套中藥材、種草養畜,同時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和果業經濟等產業,并相繼成立了蠶桑生產協會、中藥材生產協會和果蔬生產協會,走“支部+協會”的生產模式,堅持支部抓協會,協會引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仁和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西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仁和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仁和聯保改為仁和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第四指導區。
1950年,屬金鳳區;同年7月,析置小陵鄉,屬青獅區(第四區)。
1952年,析置小燕鄉,屬占山區。
1955年,小陵、小燕2鄉并入仁和鄉,屬仁和區(第五區)。
1955年,屬雙鳳區(五區)。
1958年,改為仁和公社。
1967年,更名紅旗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