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朝陽村 | 隸屬:大壩苗族鄉 |
區劃代碼:511528200210 | 代碼前6位:5115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4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00人 |
地名由來:
因該村有處風景大溶洞“朝陽洞”所以改名為朝陽村。
基本介紹:
朝陽村緊挨我鄉社區集鎮,交通便宜,人員流動量大,全村有11個生產小組,人口2410人,該村土地資源豐富,壩區平田基本承包流傳,有占地2000多畝的紅旗糧油生產基地,主產水稻,油菜,山地有果樹栽種結合,同時該村有時旅游發展村,每年有“童謠節”,“菜花節”在該村舉行,還有天然的喀斯特溶洞景區,該村人氣旺盛,經濟活躍。村公所開展便民服務工作。
朝陽村與建國村、紅旗村、柏坳林村、龍塘村、芭茅灣村、小寨村、平寨村、古佛臺村、晏州社區、四龍村、沙壩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朝陽村被認定為四川省第三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月,朝陽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文化旅游:
紅軍長征紀念碑位于興文縣大壩苗族鄉朝陽村2組,小地名尖山子,距離興文縣縣城26公里。1935年2月3日,紅軍長征時,紅一軍團突破敵軍三道防線,從敘永、金鵝進駐大壩宿營,林彪的軍團部駐于大壩關
歷史沿革:
1958年后屬于敘永縣大壩公社永興大隊,1984興文設縣,永興大隊改為大壩鎮“官田村”。
2006年并鄉,沙壩苗族鄉并歸大壩鎮,設立大壩苗族鄉,“官田村”改名為朝陽村。
2019年村建制調整,撤銷仁和村,以原朝陽村、原仁和村所轄范圍合并設立朝陽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朝陽村附近有紅軍長征紀念碑、石菊古地景區、僰人巨石陣景區、僰王山、興文石海洞鄉、太安石林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興文方竹筍、興文烏骨雞、興文獼猴桃、雞絲涼面、大壩白肉(裹腳肉)等特產,有興文僰人賽神節、大壩高裝、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