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庭鎮 | 隸屬:吉木薩爾縣 |
區劃代碼:652327103 | 代碼前6位:652327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B |
長途區號:0994 | 郵政編碼:831100 |
轄區面積:約2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96人 |
人口密度:約1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泉水地村 | ~206 | 村莊 | 光緒三年軍隊在此掏挖泉眼,引泉灌溉,故名泉水地。…[詳細] |
西上湖村 | ~215 | 村莊 | 以村址在西河壩上部而得名。據清乾隆年間六十戶大廟的匾和《孚遠縣鄉土志》上的記載就有西上湖之稱。清光緒二十九年設孚遠縣治后,西上湖為北鄉五渠之一。195…[詳細] |
余家宮村 | ~219 | 村莊 | 以最早開拓者的原籍作為紀念而命名。據傳在清乾隆末年有余姓的貢生在此種田,管理黃工,故稱余家宮。…[詳細] |
東二畦村 | ~220 | 村莊 | 東二畦亦稱東二渠。因地處后堡子以東第二條渠,后演變為東二畦,故名。…[詳細] |
古城村 | ~221 | 鎮中心區 | 有護道衛邊之意。本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馳名中外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北庭古城就在本村轄區內。…[詳細] |
三場槽子牧業新村 | ~222 | 村莊 | 三場槽子是牧民定居點,故名。1997年成立三廠槽子牧業村黨支部,撤消了小栓湖村委會,小栓湖村委會下轄小栓湖村民小組劃分歸西上湖村委會。哈薩克街村民小組…[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北庭都護府故城遺址在其境內,故命名北庭。
基本介紹:
吉木薩爾縣轄鄉。1960年成立國慶公社,1981年改稱北庭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以北,距縣城8.5公里。面積288平方公里,人口0.9萬,有漢、蒙古、哈薩克、回等民族,其中漢族占95.9%。轄東二畦、后堡子、西上湖、小栓湖4個村委會。農產有小麥、玉米、高粱、甜菜、蔬菜、紅花、煙葉、油葵。西瓜、甜瓜頗有名。養牛、羊、豬、肉雞、魚。境內西上湖村有北庭故城、北庭西大寺兩處古遺址。為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
榮譽排行:
2017年8月,北庭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北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北庭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歷史沿革:
據《阜康縣圖說》記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濟大薩設縣護堡子莊為濟木薩疆域內二十三莊之一。
光緒二十八年(1902),孚遠設縣后,后堡子為二十五區之一。
1973年曾改稱二區。
1946年改后堡子鄉。
1950年建立二區,下設東暖、西二、十二戶、四廠湖四鄉。
1958年成立國慶公社。
1981年更名為北庭人民公社。
1984年底改建為北庭鄉。
2001年改建北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