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營上鎮 | 隸屬:富源縣 |
區劃代碼:530325102 | 代碼前6位:5303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D |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500 |
轄區面積:約15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民家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原系民家族居住。駐地民家村。1950年稱龍峰鄉,1954年稱設民家鄉,1958年稱民家管理區,1959年稱民家大隊,1963年稱民家公社,1968年稱…[詳細] |
營上村 | ~202 | 村莊 | 古代歷朝皆駐兵扎營得名“營山”,1988年改為“營上”。…[詳細] |
大粟村 | ~203 | 村莊 | 大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都格村 | ~204 | 村莊 | 彝語“都格”意為涉水過河之地,村民委員會以“都格”片村為名。…[詳細] |
迤茂村 | ~205 | 村莊 | 彝語“迤茂”意為水溝邊有竹林之地。公元1907,大松樹、下馬場、董家、馬場四個村為馬場村,上迤茂、中梁子、下迤茂為迤茂村,屬羊腸營41個村中的2個村劃…[詳細] |
海戛村 | ~206 | 村莊 | 彝語“海戛”,意為龍潭上邊。清光緒33年(1907),上海戛、下海戛、中會山、秧田沖、王家對門等村統稱海戛村,作為羊腸營41個村中的一個村劃給沾益縣。…[詳細] |
得戛村 | ~207 | 村莊 | 彝語“得戛”為坎子上面有地的地方。1952年設得戛鄉,1963年屬營上區得戛公社,1979年營上公社設得戛大隊,1983年屬營上區得戛鄉,1988年區…[詳細] |
迤啟村 | ~208 | 村莊 | 彝語“迤啟”意為斷水的地方。1950年設立迤啟行政村,1952年設迤啟鄉,1958年設立迤啟管理區,1959年設迤啟大隊,1965年設迤啟公社,197…[詳細] |
速助村 | ~209 | 村莊 | 彝語“速助”有名望的師長所在之地。1958年屬于營上區,1965年設速助公社,1970年設速助大隊,1984年屬營上區速助鄉,部分村寨劃出成立迤啟鄉,…[詳細] |
哈播村 | ~210 | 村莊 | 彝語“哈播”意為山勢陡峭路險峻。1952年設哈播鄉,1957年屬哈播鄉,1970年屬于營上大隊,1979年設哈播大隊,1984年屬營上區哈播鄉,198…[詳細] |
寬塘村 | ~211 | 村莊 | 1952年設寬塘鄉,1955年屬寬塘鄉,1957年屬營上區,1965年設寬塘公社,1970年設寬塘大隊,1984年設寬塘鄉,1988年設寬塘辦事處,2…[詳細] |
海丹村 | ~212 | 村莊 | 彝語“海丹”為有海姓道士居住的村莊。1952年設海丹鄉,1955年屬于營上區海丹鄉,1959年設營上區海丹大鄉,1963年設海丹公社,1970年設海丹…[詳細] |
巖頭村 | ~213 | 村莊 | 清光緒33年(1907)巖頭寨、發得黑、海扎屬于安土羊腸營劃給沾益。1937年劃歸平彝縣,后巖頭屬營上河東鄉巖頭保(河東十保之一),1939年更名為興…[詳細] |
大坪村 | ~214 | 村莊 | 以轄大坪村命名,該地四周都是山但是居住地平坦。駐地板吉村。…[詳細] |
茂河村 | ~215 | 村莊 | 彝語“茂”為竹子,“河”為剔,意為有竹林的地方。駐地茂河下村。…[詳細] |
那當村 | ~216 | 村莊 | 彝語“那當”意為彝族道人端公居住的地方。…[詳細] |
地名由來:
營上鎮因駐兵扎營名“營山”,后演化為“營上”。
基本介紹:
營上鎮位于富源東南部,轄區面積152.3平方公里,有16個村(居)委會144個村(居)民小組136個自然村。境內有哈播大峽谷、報恩寺、海丹鐵索橋、白龍山紅軍戰斗遺址等景點,有煤、金、鐵等礦產資源,有則黑酒、速助黃梨、海戛李子等名優特產,是省級文明小城鎮、省級衛生鄉鎮。大坪村黨總支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
全鎮土地資源總量22.8萬畝,其中耕地36656畝,河流、林地、牧地等其他用地19.1萬畝,84.2%的土地面積是山地和丘陵。森林覆蓋率達22.5%,70%的村委會建立了各類小型林場,總面積達45000畝,占全鎮有林面積的75%;流域總面積1430平方公里的塊擇河,流經營上
文化旅游:
白龍山紅軍戰斗遺址位于富源縣營上鎮合依村南約500米處的白龍山東坡。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遺址所在白龍山主峰西面,是云貴高原特有的山間壩子,壩子內村寨錯落,田園密布。白龍山東坡,下臨奔騰不
紅紫塘大橋位于富源縣營上鎮迤啟村委會小紅紫塘村南500米處。橋由西北向東南橫跨塊澤河上,占地面積30.6平方米。橋為石拱橋,拱券縱聯砌筑,共5孔。全長45米、寬6.8米、高5米。拱跨徑8.7
歷史沿革:
元朝時期,營上鎮境域屬羅山縣平夷鄉長治里。
明朝時期,為平夷衛羊腸營。
清朝中后期,為沾益菱角安氏的飛地,改土歸流后劃歸平彝縣。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又劃屬沾益縣。
民國時期,里為區屬平中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劃歸平彝縣,祖德、南沖5鄉。
1952年,改稱營山區、久安里劃入營山區,1957年5月,撤區設海戛、海丹、竹園、大坪4大鄉,屬縣直屬鄉。
1959年1月,撤并大鄉為營山區,轄20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