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邦東鄉 | 隸屬:臨翔區 |
區劃代碼:530902208 | 代碼前6位:53090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S |
長途區號:0883 | 郵政編碼:677000 |
轄區面積:約21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邦包村 | ~201 | 鄉中心區 | 邦包,傣語。“邦”:平掌;“包”:羊毫竹。意為羊毫竹多的平掌。本村民委員會鄰近邦包村,故名。…[詳細] |
璋珍村 | ~202 | 村莊 | 璋珍,傣語。“璋”:象;“珍”:滾。意為大象滾過的地方。本村民委員會原駐璋珍,故名。…[詳細] |
團山村 | ~203 | 村莊 | 該居民點地處一座團山之上,故名。1965年前與璋珍為一個鄉。1966年5月從璋珍公社分出新置團山大隊,歸屬和平(邦東)公社;1973年2月歸屬邦東公社…[詳細] |
和平村 | ~204 | 鄉中心區 | 和平:取和睦太平之意。本村民委員會原駐和平,故名。…[詳細] |
衛平村 | ~205 | 鄉中心區 | 1955年12月從邦東鄉分出新置衛平鄉,歸屬馬臺區;1958年10月歸屬東風(馬臺)人民公社,稱衛平管理區;1962年9月歸屬馬臺區,稱衛平公社;19…[詳細] |
邦東村 | ~206 | 鄉中心區 | 邦東,傣語,“邦”:平掌;“東”:壩,意為壩頭上的平掌。本村民委員會駐邦東街,故名。…[詳細] |
曼崗村 | ~207 | 村莊 | 曼崗,傣語。“曼”:寨;“崗”:中。意為在地為中寨。本村民委員會鄰近大曼崗村,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邦東,邦:平掌,東:壩。意為平掌壩。
基本介紹:
邦東鄉距臨滄城64公里,東與普洱市鎮沅、景東兩縣隔江相望,北與云縣大朝山西鎮接壤,南與臨翔區馬臺鄉、西與忙畔街道毗鄰,海拔在750-3429米之間,上至邦東大雪山、下至瀾滄江。全鄉國土總面積21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2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8%。全鄉耕地面積2.12萬畝,其中:水田1萬畝,旱地1.12萬畝。
邦東鄉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78個村民小組,2017年末,全鄉共有6831戶15685人,其中農業人口3801戶13960人。鄉黨委下設7個黨總支,26個支部,共有黨員608名。全鄉經濟總收入214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91元。目前,全鄉累計建成主要農業產業149740畝,其中:核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辦命名邦東鄉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AAA級景區,昔歸景區位于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忙麓山,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背靠昔歸山,向東延伸至瀾滄江,山腳便是歸西渡口(原嘎里古渡)忙麓山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十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邦東鄉。
1950年,分設邦東、璋珍、邦包了3鄉。
1957年,3鄉合并為邦東、璋珍2鄉。
1958年,析設邦東4管理區。
1961年,并設邦東公社。
1966年,更名和平公社。
1973年,復置邦東公社。
1983年,公社改區。
1987年,區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