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鄧家村 | 隸屬:更樓街道 |
區劃代碼:330182003233 | 代碼前6位:3301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鄧姓于明朝遷往此地,故名。村以駐地得名。
基本介紹:
鄧家村辦公場所位于更樓街道南側,地處交通不便,該村于2008年5月成立,通過區域調整,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0.14平方公里,在冊居民總戶數為300戶,常住人口1004人。村委會現有工作人員5人,村民代表33人,12個村民小組。為貫徹落實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的杭政辦[2010]259號文件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的目標,該村在2009年11月就著手準備開展“創建充分就業行政村”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在村兩委及廣大村民的共同參與配合下,認真完成創建工作的各項準備工作,突出責任、任務分解和制度完善,發動全體群眾積極投入到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中去。始終把
文化旅游:
羅旺山鄧氏墓位于更樓街道鄧家村羅旺山南,年代為明成化已丑年(1469),類別為古墓葬。羅旺山鄧氏伏虎形祖墓坐落于鄧家村西北角,坐東南向西北(巽山乾向)…或出財主或出官。榮華昌盛,乾莊宰相之兒
歷史沿革:
由原鄧家、新嶺、大坪3個村合并而成。
現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屬建德鄉;明萬歷六年屬建德鄉大川里;清雍正六年屬馬目莊,光緒八年屬十二都;民國三十年屬甘源鄉。
解放初屬建德縣殿后鄉,1950年9月為鄧家鄉第六村、第七村,1955年為鄧家鄉鄧家、大坪、新嶺初級社;1958年底屬新安江公社鄧家、馬目塢生產隊,1961年7月為沽塘公社鄧家、大坪、新嶺大隊;1966年12月為鄧家公社鄧家、大坪、新嶺大隊。
1983
周邊相關:
鄧家村附近有嚴州古城、富春江七里揚帆、靈棲洞、大慈巖、建德情人谷、新葉村葉氏家族墓等旅游景點,有建德苞茶、里葉白蓮、嚴東關五加皮酒、建德吳茱萸、建德西紅花、千島銀針等特產,有嚴東關五加皮釀酒技藝、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王星記扇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