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稽山街道 | 隸屬:越城區(濱海新區) |
區劃代碼:330602006 | 代碼前6位:3306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66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鶴池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鶴池社區位于紹興高新區入口處。由鶴池苑1號、2號、5號、6號地塊、長詔公寓、豐越花園、豐越別墅共七個地塊組成。東起剡溪路,西臨環城河,南接延安路,北靠…[詳細] |
鶴東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鶴東社區于2001年3月1日成立,位于紹興高新區鶴池苑,平江路以西,剡溪路以東,延安東路以北,人民東路以南區塊,總面積為12.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為3…[詳細] |
美東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美東社區成立于2001年2月,地處紹興高新區,范圍為東至五泄路,西至平江路,南至延安東路,北至人民東路,總面積206925㎡,轄區綠化面積53800.…[詳細] |
森海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森海社區地處紹興高新區,東依平水東江,西至舜江路,南接門前江,北靠魯迅東路,由百合園、牡丹園、櫻花園、合歡園、郁金園、楓林園、榆樹園、榆林園、香樟園、…[詳細] |
秀水社區 | ~010 | 主城區 | 秀水社區成立于2004年3月,位于高新技術產業區,東至舜江路、南至涂山東路、西至平江路、北至延安東路。由秀水苑、秀水花園、日報社宿舍、天池苑北區、德澤…[詳細] |
東江社區 | ~037 | 主城區 | 東江社區于2009年12月22日經紹興市民政局批準正式成立,座落于稽山街道東南方向。社區辦公地址位于涂山路288號金色東江27幢1樓。社區面積約為2平…[詳細] |
天池社區 | ~038 | 主城區 | 社區轄區內天池苑小區有一個1000多平方米,不規則的嬉水池“天池”。…[詳細] |
門前江社區 | ~039 | 主城區 | 門前江公寓大門前有平水東江流過,故名。2019年8月成立![詳細] |
敦煌社區 | ~040 | 主城區 | “敦煌”“燈望”諧音,暗指“燈塔”“望仙橋”兩村,敦煌新村為兩村安置小區,同時社區地處原兩村。…[詳細] |
浪港社區 | ~041 | 主城區 | 龍舌嘴、九缸、大二房、六房四個自然村的原所在地以前統稱為浪港,后四村拆遷建立浪港新村,故名![詳細] |
禹陵社區 | ~042 | 主城區 | 禹陵,為大禹陵的簡稱,是紹興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詳細] |
會稽社區 | ~043 | 主城區 | 會稽,為會稽山的簡稱,該社區位于會稽山旁。…[詳細] |
大眾社區 | ~044 | 主城區 | 原大眾村改制大眾居,后撤銷建制成立大眾社區![詳細] |
涂山社區 | ~045 | 主城區 | 以本村駐地涂山自然村,故名。由1956年與稽山、丁斗弄村合建為農業高級合作社;1961年又與永豐村成立農業合作社;1962年設涂山大隊;1967年改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稽山街道因紹興市會稽山得名。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會諸侯于此,計功行賞而得名,后更名茅山為會稽山。司馬遷在《史記》描述:“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會稽者,會計也”.自此,會稽山作為華夏名山,成了中華文明的象征之一。會稽山是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四鎮山之一,與五岳齊名;也是山水詩的重要發源地。
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于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 大禹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面積:15平方千米 代碼:330602006 郵編:312000大禹碑——稽山街道位于區境東部。全街道管理32個社區:鶴池社區、渡-區、美-區、陽光社區、東方社區、鶴-區、西畈社區、秀水社區、森海社區、越新社區、大眾社區、新港社區、外匯頭社區、姜梁社區、黃墩頭社區、凌家山社區、江口凌社區、江沿金社區、金星社區、稽山社區、丁斗弄社區、涂山社區、禹陵社區、永豐社區、永勝社區、燈塔社區、龍舌嘴社區、大二房社區、六房社區、九缸社區、望仙橋社區、苗山社區。辦事處駐舜江路680號。
-
巍巍會稽山
九鼎夕照紹興有座山——會稽山,山上有座廟——夏禹廟。稽山街道因地處會稽山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浙江省A級景區鎮(4A級景區鎮)。
文化旅游:
大禹陵是會稽山景內的重要名勝古跡之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進入景區,兩邊碧水綠樹,映襯著會稽山,處處散發出古樸典雅的韻味。經過九龍壇,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鐫“大禹陵”三字,系
賀知章《龍瑞宮記》摩崖刻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唐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位于禹陵鄉望仙橋村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石高4米左右,唐代題刻,全稱《龍瑞宮記》。唐秘書監賀知章撰并楷書,文
歷史沿革:
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屬會稽縣千秋鄉。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稽山坊。
民國元年(1912年),屬紹興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分置雙溪鄉、禹陵鄉,屬第二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個鄉合并為禹陵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9月,屬東關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屬第二指導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改屬第一指導區。
1949年5月,成立屬紹興市(縣級)城郊區
越硯在國內享譽已數百年。產于浙江紹興市。越硯的特點是石質稠潤細膩,呵氣成云,磨墨無聲,就水研墨似漆,發墨不損毫穎;在工藝上,刀法洗煉、線條明快、結構疏朗,圖案自然和諧,獨具風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越
區劃: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濱海新區)·稽山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