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源鎮 | 隸屬:縉云縣 |
區劃代碼:331122108 | 代碼前6位:3311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轄區面積:約9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333人 |
人口密度:約1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嶺頭村 | ~203 | 村莊 | 嶺頭村新貌
駐地嶺頭。面積約2.6平方公里。點狀聚落。281戶,722人。耕地170畝,主種水稻。林地1741畝。產茶葉、蠶桑、楊梅、板…[詳細] |
夏弄村 | ~206 | 村莊 | 夏弄村村貌
駐地夏弄。面積約3.8平方公里。設8個村民小組,轄夏弄、上田畈兩個自然村。392戶,1090人。耕地253畝,主種水稻。林地4334畝。…[詳細] |
寮車頭村 | ~221 | 村莊 | 大源鎮寮車頭村位于縉云縣城東部,距離大源鎮政府駐地大源村6.5公里,永安溪穿村而過,兩岸為農田和山地,全村共有294戶,925人口,村里有1個自然村,…[詳細] |
廟下村 | ~232 | 村莊 | 廟下村位于縉云縣大源鎮西南角,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208戶,568人,勞動力379人,其中黨員33人,團員107人,耕地面積163畝,山林2635畝…[詳細] |
稠門村 | ~238 | 村莊 | 稠門Chóumén。轄稠門一、胡孔、稠門二、后坑、北山、古井、橫坪、稠門三、衣弄山、三洲嶺頭、稠門四、稠門嶺腳、前山、上塘庵、江西山后、高枝塘、巖峰坑…[詳細] |
永安村 | ~239 | 村莊 | 永安Yǒng’ān。轄楊村、楊麻坑、里西坑、二百田、黃坑岙、深塘岙、外廠、楊梅嶺、馬加坑、野前、宅坪、黃山嶺、大柿岙、西岙。村委會在楊村。2010年行…[詳細] |
龍坑村 | ~240 | 村莊 | 龍坑村村貌
駐地黃泥壟。在大源東南面5公里處,與仙居接壤。面積5.1平方公里,設13村民組,轄原黃泥壟、雙坑、鄭坑三個村。261戶,779人。耕地3…[詳細] |
吾豐村 | ~241 | 村莊 | 駐地柿坑。面積7.5平方公里。設14村民小組,轄原吾山、柿坑、沙坑、大豐四個村。246戶,733人。耕地221畝,主種水稻。林地8853畝,產茶葉、蠶…[詳細] |
聯誼村 | ~242 | 村莊 | 聯誼村村貌
駐地懷義堂。面積5.2平方公里。設13個村民組,由原懷義堂、土魚坑、黃連坑村。371戶,1047人。耕地250畝,主種水稻。…[詳細] |
大源村 | ~243 | 鎮中心區 | 大源鎮政府駐地。在縣城東南25.4公里谷地,永安溪地北側。海波271米。瞎原大源、余溪、麻車、雅亭四個自然村。全村共1260戶,3515人,分37村民…[詳細] |
小章村 | ~244 | 村莊 | 小章Xiǎozhāng。轄小章、有川。村委會在小章。2010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原小章、有川兩個行政村合并成新的小章村。以駐地村得名。解放初期為小章村,…[詳細] |
高畈村 | ~245 | 村莊 | 高畈Gāofàn。轄高畈、鄭念山、鼻石嶺、上家堂。村委會在高畈。2010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原高畈、鄭念山、上家堂三個行政村合并成新的高畈村。以駐地村得…[詳細] |
嶺后村 | ~246 | 村莊 | 大源鎮嶺后村位于縉云縣城東部,距離大源鎮政府駐地大源村8公里,永安溪穿村而過,兩岸為農田和山地,全村共346戶,1055人口,村里共9個自然村,山林面…[詳細] |
越陳村 | ~247 | 村莊 | 越陳Yuèchén。轄原越陳、柴路、錫背、周奧、西嶺頭、東畈、東山畈、麻田、大丘田。村委會在越陳。2010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原越陳、東畈、麻田三個行政…[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駐地大源村名命名。大源村因村前有溪流,屬永安溪上游河段,且河面較寬,故名大源,亦稱大園。
基本介紹:
大源鎮位于縣城東部,由原來的章源、新化、嶺后三個鄉合并組成;位于縣城東部,東鄰仙居,南接大洋,西與溶江、胡源鄉為鄰,北與雙溪口鄉、仙居縣為界,距330國道、距縉云縣城35公里。全鎮轄有38個行政村,有蒙古、哈尼、苗族、彝族、壯族、布衣、土家、畬族等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1人),是革命老區鎮;鎮所在地大源村;海拔257.19米,全鎮地域面積93.2平方公里,人口21681人口;有耕地面積25970畝(其中水田5920畝),山林面積89400畝;境內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永安溪自南向北蛇行境內,折東流入仙居縣境內,屬靈江水系,溪水清澈,林木蔥翠,空氣清新,環境宜人。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大源鎮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農業特色型)。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大源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大源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0年11月,大源鎮被確定為2020年度麗水市紅色示范鄉鎮(街道)。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大源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7年12月,大源鎮被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第十一批浙江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建國初分大源、小章、越陳、稠門、嶺后鄉,均屬縉仙區。
1956年大源、小章二鄉合并稱章源鄉;越陳、稠門二鄉合并取名新化鄉。
1958年屬縉仙公社,分章源、新化、嶺后管理區。
1961年改稱章源、新化、嶺后公社。
1962年5月縉仙區撤銷后屬盤溪區。
1984年恢復鄉建制,分章源、新化、嶺后鄉。
1992年5月撇區擴鎮并鄉,三鄉合并為建制鎮,該地名使用起,歷史沿用至今。
產品名稱:縉云麻鴨 產品產地:浙江麗水 產品特點:體型小、耗料省、早熟高產 產品簡介:改革開放以來,縉云縣一批有膽識、有闖勁、又特別能吃苦耐勞的鴨農走出山門,利用縉云麻鴨的優良品種和豐富的飼養技術向全
蔡鴻猷(1897—1928),乳名德宣,字輝甫,號哲臣,縉云大源鎮小章村人。1915年,縣立第一高等五云小學畢業,隨父母遷居蘭溪縣(今蘭溪市)馬埠區方家租種地主土地,后任小學教員。1919年進浙江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