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低塘街道 | 隸屬:余姚市 |
區劃代碼:330281005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轄區面積:約43.22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歷山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歷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鄭巷社區 | ~003 | 主城區 | 鄭巷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低塘社區 | ~004 | 主城區 | 低塘街道低塘社區成立于2013年3月,位于低塘街道西部,區域范圍為鎮北路、鎮中路、鎮南路以西、崇文路(規劃道路)以北、梁周線以東、329國道以南,由原…[詳細] |
洋山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省級文明村——洋山村位于低塘街道東北部,東南與慈溪市滸山街道辦事處、橫河鎮相連,北與工業發達的慈溪市宗漢街道辦事處一河之隔,西鄰歷山村、黃湖村,東西相…[詳細] |
歷山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歷山村
低塘街道歷山村地處余姚市東北,距慈溪市中心約5公里,北與慈溪市宗漢街道、天元鎮相接,東、南、西分別與本街道的洋山村、黃湖村、蘆城村相鄰,…[詳細] |
黃湖村 | ~202 | 村莊 | 黃湖村位于低塘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6公里。境域四址:東與洋山村相連,南臨慈溪市橫河鎮,西與黃清堰村相鄰,北與歷山村接壤。現村境總面積約4.6平方…[詳細] |
黃清堰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黃清堰村位于余姚市東北部,東接黃湖、西鄰姆湖村、北與歷山村接壤。 2001年4月由原黃清堰(為嚴子陵后裔聚居區)、平橋2個行政村撤并而成,村域總面積2…[詳細] |
蘆城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蘆城村位于低塘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2公里,東與黃清堰村相鄰,西與低塘村接壤,南與姆湖村相連,北與慈溪周巷交界,329國道橫穿東西,環鎮東路和杭州灣跨…[詳細] |
低塘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低塘村位于低塘街道集鎮,村以駐地得名,故名。…[詳細] |
湯家閘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湯家閘村位于低塘街道南側,前接劍江路,西臨梁周線余姚工業新區,東與姆湖為鄰,是由楊巷、東董家、東升、湯閘、東邵巷五個村合并而成的中心村。到2007年底…[詳細] |
姆湖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姆湖村簡介
姆湖村地處余姚市東北部,位于低塘街道東南側,東距慈溪市區約5公里,東接黃湖村,與其一山相隔,南同鄭巷村相接,西鄰湯家閘村,北…[詳細] |
鏌劍山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鏌劍山村地處姚北平原,東依勝周公路,南與本街道西鄭巷村交界,西與姚北工業開發區相鄰,北與本街道湯家閘村接壤,梁周一級汽車專用道貫穿全村南北,街道南環線…[詳細] |
鄭巷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村情概況】鄭巷村,距余姚城區后清門北7公里,低塘街道南端。東以烏玉嶺為界與慈溪市橫河鎮接壤,南以排山為界與鳳山街道五星村為鄰,西臨中江(又名劍江)與…[詳細] |
西鄭巷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西鄭巷村簡介
西鄭巷村地處低塘街道最南端,以原鄭巷集鎮為中心,由原陳蔡村、西鄭巷村、克山村三村合并,東鄰鄭巷村,南接西北街道北郊村,西…[詳細] |
黃湖農場生活區 | ~500 | 村莊 | 黃湖農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低塘曾有低仰堰、低仰鎮之名。低塘境內堰閘集中,上、中、下河的船只過堰時產生一低一仰,謂稱為低仰堰。堰分3處,即后堰、南堰、新堰,統稱低仰堰。低塘駐地在省塘基上,北1公里處有大沽塘(大古塘),曾為姚北一帶居民的保安塘。相傳宋寶元元年(1038年)7月,連日大雨,海水內溢,溺民害稼,百姓遭受重大災難。慶歷七年(1047年)余姚縣令謝景初征集工役萬余,率民筑海堤大沽塘,自上林至云柯全長2800丈:慶元二年(1196年)縣令施宿征夫役六千,費緡錢一萬五千,修筑從上林至蘭鳳大沽塘4200丈,改土堤為石堤,并置田千畝,作為修堤資產。幾次修筑海塘后,百年未遇大害,使當地人們免受海患之苦,是一項惠民而又浩繁的工程。省塘與高而堅固的大沽塘相比就成了低塘,原低仰之名便自然而廢,易名為低塘。
基本介紹:
低塘街道位于余姚城區正北12公里處。東與慈溪城區、橫河鎮相連,南與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接壤,西部至梁周公路與朗霞街道為鄰,北隔大沽塘與慈溪的周巷、天元鎮相望。南北長7.61公里,東西寬9.137公里,面積43.226平方公里,轄洋山、歷山、黃湖、黃清堰、蘆城、低塘、湯家閘、姆湖、鏌劍山、鄭巷、西鄭巷11行政村和歷山、直河路、鄭巷3個居委會。至2008年底,總戶數17116戶,常住人口452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10人。社會總產值157.53億元,工業總產值137.53億元,第三產業達到16.75億元,財政總收入4.3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1407元。境內東南部是丘陵地帶,西北部為平原,海拔4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低塘街道上榜。
2022年3月,低塘街道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工業特色型)。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低塘街道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低塘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低塘街道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嚴氏宗祠位于余姚市低塘街道黃清堰村祠堂弄,清代磚木結構建筑。該宗祠祀奉漢高士、余姚四先賢之一的嚴子陵。宗祠于西晉初年即有建造,有《客星祠記》為證。以后歷代多有修建,現為清代所建。嚴氏宗祠坐北
茅湖遺址位于低塘街道黃清堰村錠子山東麓,分布面積約8000平方米。1955年發現,屬河姆渡后續文化遺址。采集的標本有泥質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石器等殘件。該遺址內涵豐富,為我市最早發現的
歷史沿革:
1949年為云塘鄉三保,1950年劃分為云塘、雙云、常勝三鄉。
1956年撤區并鄉時,云塘鄉與新新、冷江、常勝三鄉及柯義鄉的后竹橋村、梁堰鄉的宋馬莊村合并稱新新鄉。
1958年由新新、歷山、項曠三鄉合并為星火公社,后分為低塘、歷山、項曠、楊漕、姆湖五個管理區。
1961年低塘、姆湖二管理區合并為低塘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建為低塘鄉,1984年改稱低塘鎮。
1992年低塘鎮、鄭巷鎮、歷山鎮合并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