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明社區 | 隸屬:陽明街道 |
區劃代碼:330281004022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以“四先賢”王陽明先生得名,故名。
王守仁(1472~1529),中國明代哲學家,心學唯心主義集大成者。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學說思…… 王守仁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陽明社區,地處余姚市中心區塊,南望龍泉山,依陽明西路,北至南河沿路,東接新建路,西連舜水北路。占地面積約0.5平方公里,總戶數2668戶,總人口6858人,其中外來人口數1989人,社區工作人員8人。現有樓群57幢,有余姚最早的新村山后新村、陽明公寓、管家弄等老區。根據社區分布情況,把居民小區劃分為7個網格,并設置3個網格活動點。
陽明社區與富巷社區、勝山社區、長安社區、龍泉社區、新城市社區、群立村、旗山村、康山村、潘巷村、畈周村、姚駕橋村、豐南村、北郊村、梁堰村相鄰。
管家弄史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管家弄84號,翰林房與黃家墻門間。民居坐北朝南,由前后兩個院落組成。墻門開于南墻正中,石庫門框,檐頭瓦當、滴水錯落有致。前院由正廳及左右單披兩廂組成,
武勝門路蔡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社區武勝門路,坐北朝南,原格局依中軸線為臺門、主樓及兩廂樓。現存臺門及主樓,四周圍以高墻。以建筑風格判斷為清末民居建筑。臺門開于南墻正中,置兩扇板門,面板用竹條
管家弄邵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管家弄117號,坐北朝南,正廳及西面側屋圍合成一小庭院,后樓與正廳在一條中軸線上。正廳及西面側屋為清代時期建筑,后樓為邵氏后代在民國時期的后續建筑。正
大方岳第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武勝門路41-45號,據口碑相傳,該宅系王陽明讀書處,其父王華亦住過。從建筑結構看,該宅為明代建筑。大方岳第坐北朝南,由主樓及兩翼樓組合而成,平面呈倒置“凹
武勝門橋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陽明街道勝山社區武勝門118號南側。據文獻記載,武勝橋初建于東晉隆安年間,以紀念官軍對孫恩起義軍的勝利。大約在民國初期,橋圯。民國22年,由橋北的李家村村民集資重建,
翰林房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管家弄48、49、50、51、53、54、55、66號,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從南向北分別為:門廳,正廳,正樓,后樓。門廳面闊十三間,西三間現已不存,正廳面闊五間
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陽明鎮24、26、28保,解放后即改為24、26、28村,1954年改為余姚鎮龍山、太守房、智慧橋居委。
1967年改山后居委為紅衛居委,武勝門居委改群英居委,1983年恢復原名。
2001年屬西北街道。
2002年將龍山居委、山后居委、武勝門居委、管家弄居委、候青門居委部分合并成立陽明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12月為陽明街道陽明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陽明社區附近有河姆渡遺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黃賢森林旅游區、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余姚楊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魚等特產,有余姚剪紙、四明內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藝、余姚草編技藝、胡氏中醫外科、余姚筍干菜腌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