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沙村 | 隸屬:馬劍鎮 |
區劃代碼:330681111226 | 代碼前6位:3306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與村西金沙嶺同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金沙村被確定為2022年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
基本介紹:
金沙村為獨立村,村域面積約9.53平方公里,有人口1436人、473戶,黨員53名。耕地面積617.3畝,經濟結構以種植水稻為主,同時也種植茶葉、蘆筍、雷竹、苗木等。201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74.18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2元。先后獲得諸暨市文明村、諸暨市五好黨支部等榮譽。
金沙村與相公殿村、獅源村、平陽社區、馬益村、栗金村、建輝村、馬劍社區、慶豐和村、上和村、雙江村、龍門村、石門村、狀元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潘高塢口、高畈嶺腳、馬家嶺頭與金沙合并,隸屬浦江縣,稱普豐公社馬劍管理區金聯生產隊,1960年浦江縣與義烏縣合并,屬義烏縣,稱馬劍公社金聯大隊;1967年劃歸諸暨縣,稱馬劍公社金沙大隊,1983年稱龍門鄉金沙村,1992年5月馬劍、龍門、平陽三鄉合并,稱馬劍鎮金沙村至今。
周邊相關:
金沙村附近有西施故里、諸暨五泄、諸暨華東國際珠寶城、諸暨米果果小鎮、東白湖千柱屋(斯宅村)、裕昌號民間藝術館等旅游景點,有楓橋香榧、短柄櫻桃、西施豆腐、紫閬野山筍干、諸暨香榧、諸暨珍珠等特產,有諸暨西路亂彈、西施傳說、草塔抖獅子、竹馬舞、毛筆制作技藝、佛像塑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