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趙家鎮 | 隸屬:諸暨市 |
區劃代碼:330681110 | 代碼前6位:3306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96.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蘭臺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蘭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趙家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趙家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花明泉村 | ~212 | 村莊 | 花明泉村位于趙家鎮西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紹興市區、諸暨市區均不到30分鐘車程,到紹諸高速不到10分鐘。由花明泉、夏湖、后京3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詳細] |
上京村 | ~215 | 村莊 | 上京村位于趙家鎮西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紹興市區、諸暨市區均不到30分鐘車程,到紹諸高速不到10分鐘。上京村由原上京和駐日嶺2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詳細] |
潘村村 | ~220 | 村莊 | 潘村由潘村、毛家園、拔峰、沙田4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4.23平方公里,有戶數678戶,人口1812人,黨員116名。耕地面積1173畝。經濟結構以農…[詳細] |
相泉村 | ~240 | 村莊 | 相泉村位于趙家鎮中部。相泉村由原相泉、韓家灣2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4.59平方公里,有戶數318戶,人口1083人,黨員34名。耕地面積209畝,經…[詳細] |
東溪村 | ~247 | 村莊 | 趙家鎮東溪村行政村是由2006年9月16日行政村規模調整后皂溪、東張塢和丁家塢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經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村現有669戶,總人口…[詳細] |
宣家山村 | ~248 | 村莊 | 宣家山村由里宣、外宣、杜家坑、黃坑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內有香榧林5500多畝,千年香榧樹近500棵,富有“中國香榧第一村”的盛名。會稽山古香榧群曾入…[詳細] |
新絳霞村 | ~249 | 村莊 | 新絳霞村由絳霞、護家洞、石頭坑3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9.03平方公里,現有戶數1210戶,人口3412人,黨員117名。耕地面積1516畝,經濟結構…[詳細] |
保安新村 | ~250 | 村莊 | 保安新村位于趙家鎮南部楓谷線與宣絳公路交界處,由原仙甸、宣店、新塘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總戶數832戶,總人口2279人,分27個村民小組,黨員數98人…[詳細] |
大柳仙村 | ~251 | 村莊 | 大柳仙村由原柳仙、黃大畈2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5.50平方公里,有戶數671戶,人口1713人,黨員82名。耕地面積1228畝,經濟結構主要以家庭輕…[詳細] |
泉畈村 | ~252 | 鎮鄉結合區 | 泉畈村位于趙家鎮中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紹興市區、諸暨市區均不到30分鐘車程,到紹諸高速不到10分鐘。泉畈村由原泉一、泉二、泉三、泉四、山口、檀岙…[詳細] |
榧王村 | ~253 | 村莊 | 榧王村位于趙家鎮東南部。由原鐘家嶺、西坑2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6.01平方公里,有戶數619戶,人口2116人,黨員58名。耕地面積494畝。經濟結…[詳細] |
東莊村 | ~254 | 村莊 | 東莊村位于趙家鎮東部。由原遼坑灣、上陽、陳家山、桃嶺4個自然村組成。村域面積4.46平方公里,有戶數412戶,人口1282人,黨員64名。耕地面積59…[詳細] |
地名由來:
趙家鎮以趙家村得名。
基本介紹:
趙家鎮位于諸暨市東北部,會稽山脈西麓,東與紹興縣、嵊州市接壤,距紹興市和諸暨市中心均為25公里,諸嵊公路穿鎮而過,與紹大公路相連,鎮域面積96.44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4105萬。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12486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28775萬元,其中第一產值8802萬元,第二產值14299萬元,第三產值5674萬元,財政收入11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004元。趙家鎮先后榮獲“香榧之鄉”、“紹興市首批小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等稱號。
趙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是著名“楓橋香榧”的主產地,香榧產量、質量均居全國首位。香榧產業已成為該鎮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趙家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趙家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趙家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于諸暨市趙家鎮。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村、趙家村、花明泉等村周邊,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這種最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當地人現在還用提上來
歷史沿革:
1950年10月,分保安、震澤、檀溪、溪巖、東溪、太平6鄉;1956年3月,合并為保安、檀溪、東溪3鄉;1958年10月,為檀溪、東溪2個管理區;1961年,為檀溪、東溪2個公社;1983年8月,為梅嶺、檀溪、東溪鄉;1985年5月,為趙家鎮、梅嶺鄉、東溪鄉;1992年5月,梅嶺、東溪兩個鄉并入趙家鎮。
產品名稱:楓橋香榧 產品產地:浙江省紹興市諸暨香榧 產品特性:殼薄、仁滿、香酥、味美。 產品成分:蛋白質、糖份及氨基酸。 產品功效:化痰、止咳、潤肺、驅蟲、通便、解積、強身等療效。 產品簡介:香榧是我
何長海(1912年-1981年),浙江諸暨楓橋何趙(今趙家鎮花明泉村)人,徙居杭州。中國極具實力的武術家和技擊家,20世紀后半葉浙江省武術界泰斗和領軍人物,著名武術家,“武林活拳”創始人。他8歲拜師韓
何志相(1908~1947),1908年出生于諸暨市趙家鎮應家峙村。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紹興獨支書記、蕭山縣委書記、浙東游擊大隊長、中共路東縣工委副書記等職,參加1930年諸暨農民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