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泉村 | 隸屬:蜀山鎮 |
區劃代碼:340225108201 | 代碼前6位:3402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38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源于三國,曹操領兵伐吳,行至此泉,人乏馬困,軍中疾病流行。曹軍干渴難忍,遂飲此泉水,而病神奇痊愈。曹操駐馬嘆曰:惠爾仁泉。遂得名。
基本介紹:
我們仁泉村是由原張李、仁泉兩村于2006年5月合并而成,處于蜀山鎮中東部,東與泉塘鎮臨河村接壤,北接百勝社區,南連蜀山社區與鎮政府毗鄰,嚴鳳路和蜀百路貫穿全村南北,交通便利。
全村耕地面積3920畝,林業面積95畝。絕大部分地勢較低,屬臨河圩中心地帶,河溝密布,水源豐富。轄區內有17個自然村,劃分為7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小張、宋村、張村、西李、安折、周章、魏段。現有住戶1086戶,總人口4360人。全村有19個黨小組,黨員118名。支部委員和村民委員會分別由3人組成,干群融洽,民風淳樸。
近年來,特別是并村后資源整合漸顯優勢,兩委一班人團結合作,齊心協力,
歷史沿革:
1958年叫仁泉大隊,屬于蜀山公社,1987年撤鄉建鎮改為仁泉村村民委員會,隸屬蜀山鎮,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仁泉村附近有紅色山水澗風景區、無為縣米公祠、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泊山洞景區、青苔洞、黃金塔等旅游景點,有無為板鴨、無為螃蟹、無為草龜、剔墨紗燈、鑫馬珠寶、無為紗燈等特產,有無為魚燈、無為剔墨紗燈技藝、無為板鴨制作技藝、陡崗板龍燈、無為民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蜀山鎮·仁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