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村 | 隸屬:長潭鎮 |
區劃代碼:441427102201 | 代碼前6位:441427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前村外兩邊為山,入口是一線天峽谷山,故起名峽里,后改為合里。明末清初建有白馬寺,村以寺起名,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城市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19年9月,白馬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梅州市蕉嶺縣 白馬村位于石窟河以西。我村轄2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603戶,人口2269人;全村總面積3.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0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170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沙田柚、水稻,村特色經濟收入有135萬元,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58萬元。一、加強村級組織領導班子建設。選準配強村級領導班子。同時,加強教育培訓,通過開展市場經濟和農業實用技術知識培訓、開發遠程教育課件等形式,不斷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自我發展和把握市場經濟動向。二、加強分類指導。立足“一村一特”、“一戶一品”,找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路上,依托特級專業經濟合作社和
文化旅游:
長潭旅游勝地,在蕉城北面長潭鎮白馬村西北部,是“南粵百景”之一的旅游勝地長潭勝地,山堤環堵,綠水茫茫,八景名勝,三省名揚,山如巫峽,水似瀟湘,景似漓江,移步換景,別饒風光。這里奇峰突兀,峭壁
倉海學校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建于清代,原為“清華書院”。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本縣原國民黨中將軍長涂思忠為紀念丘逢甲(倉海)辦學精神,創辦農林技術學校于此,更名為“倉
歷史沿革:
以前名為峽里,后改為合里;明末清初起名白馬村,明崇禎六年1633年稱白馬鄉;清代沿用明制;1958年屬長潭公社稱白馬生產大隊;1983年屬長潭區,由白馬大隊、上合大隊和新泉大隊合并稱白馬鄉;1987年屬長潭鄉稱白馬村委會;1990年改為白馬管理區;1999年至今稱為白馬村村民委會。
周邊相關:
白馬村附近有長潭旅游度假區、倉海學校、長潭旅游度假區、丘逢甲故居、謝晉元故居、石寨土樓等旅游景點,有桂嶺蜂蜜、三圳淮山、蕉嶺綠茶、蕉嶺冬筍、三圳釀粄、雞炒酒等特產,有蕉嶺竹板歌、打蓮池(蕉嶺蓮池舞)、蓮池舞、廣東漢樂、五華竹馬舞等民俗文化。
林乃干(1907—1992),長潭鎮白馬村人。1929年畢業于上海藝術大學,后赴日本留學,1935年畢業于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被選為研究生,從事藝術研究工作。他在研究院畢業后,謝絕日本師友的挽留,放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