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橋鎮 | 隸屬:賓陽縣 |
區劃代碼:450126107 | 代碼前6位:450126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轄區面積:約10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5.04萬人 |
人口密度:4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大橋社區黨總支成立于1972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大橋圩、馬足、木畢、新塘等8個黨支部。…[詳細] |
羅江村 | ~201 | 村莊 | 羅江村黨總支成立于1968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呂村、老羅、黃嶺、新羅、長江等5個黨支部。…[詳細] |
新道村 | ~202 | 村莊 | 新道村黨總支成立于1967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新道、三磨村等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7名,其中28名流動黨員。…[詳細] |
大程村 | ~203 | 村莊 | 大程村黨總支成立于1961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三程、三龍、三聯、張莫、三和等5個黨支部。…[詳細] |
連朋村 | ~204 | 村莊 | 連朋村黨總支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許村、郭村、連壙等7個黨支部。…[詳細] |
三王村 | ~205 | 村莊 | 三王村黨總支成立于1972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10個黨支部。…[詳細] |
周嶺村 | ~206 | 村莊 | 周嶺村黨總支成立于1980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魚壩、官嶺、周村等5個黨支部。…[詳細] |
紅村村 | ~207 | 村莊 | 紅村黨總支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連塘、紅村、洛陽、飯匙嶺等4個黨支部。…[詳細] |
紅橋村 | ~208 | 村莊 | 紅橋村黨總支成立于2008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雅龐、橋明、滑石、福龍等10個黨支部。…[詳細] |
水美村 | ~209 | 村莊 | 水美村黨總支成立于1959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老思、上謝、上陳、下陳等4個黨支部。…[詳細] |
興寧村 | ~210 | 村莊 | 興寧村黨總支成立于1979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大山、新思、水浸、大嶺等5個黨支部。…[詳細] |
豐洲村 | ~211 | 村莊 | 豐州村黨總支成立于1952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鳳山、銀村、下州等5個黨支部。…[詳細] |
明新村 | ~212 | 村莊 | 明新村黨總支成立于1952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合興、明新、鄧嶺、太平等4個黨支部。…[詳細] |
長范村 | ~213 | 村莊 | 長范村黨總支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銅錢、長嶺、六廖、廖平等4個黨支部。…[詳細] |
石壁村 | ~214 | 村莊 | 石壁村黨總支成立于1980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山肚、新誠、東瓜、景新、向南、大新等6個黨支部。…[詳細] |
六龍村 | ~215 | 村莊 | 六龍黨總支成立于1989年,隸屬于大橋鎮黨委,下設茶灶、淺村、新橋、福享、長塘等6個黨支部。…[詳細] |
五七村 | ~216 | 村莊 | 因此地原是南寧地區五七干校駐地而得名。“五七”指五七干校,文革時期,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干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黨政機關干部、知識分子等到農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大橋圩,故名。“大橋”指大橋圩,因在當時當地最大最長的石橋旁建圩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橋鎮人口數量為5.04萬人,位列賓陽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大橋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大橋鎮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程思遠的家鄉,位于賓陽縣中部,南梧二級公路穿境而過。全鎮下轄17個村(居)委,有135個自然村,532個村民小組,戶數15325戶,總人口73089人,其中農業人口69469人,勞動力44728人。全鎮設有17個黨總支部,125個黨支部,有黨員1374名,其中農村黨員1001人,農村黨員鄉土人才123名。全鎮面積1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萬畝,其中水田5萬畝,旱地3.3萬畝。大橋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廣西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示范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近幾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城鎮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客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
文化旅游:
程思遠故居程思遠先生舊居位于賓陽縣大橋鎮大程村委兩岸村,屬有賓陽農村民居特色的傳統的上下二廳包廊結構,占地約280平方米,建于清朝末期,程思遠先生從幼年至青年階段在此生活了18年。1994年
秀峰塔位于賓陽縣大橋鎮水美村,時代為清道光十四年(1834),類別為古建筑。1988年,秀峰塔被公布為賓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末為羅幔團。
1943年建大橋鄉。
1951年廖平、三王2鄉并入為第二區。
1958年1月第二區分為大橋、廖平2鄉。
1958年9月大橋、廖平2鄉合并稱團結公社。
1961年團結公社分為大橋公社、廖平公社,武陵區工委管轄。
1962年9月合設大橋區。
1968年9月改為大橋人民公社。
1984年8月改為大橋鄉。
1991年8月改為大橋鎮,沿用至今。
程思遠(1908年-2005年),廣西賓陽人。政治活動家。羅馬大學研究生畢業,政治學博士。青年時代投筆從戎。逐步成為桂系的核心人物。他捭闔縱橫于蔣介石、李宗仁之間,參與籌劃了反蔣、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