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云村 | 隸屬:紅光街道 |
區劃代碼:510117005202 | 代碼前6位:51011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73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境內有一座白云庵,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白云村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范村。
2019年12月,白云村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白云村受成都市郫縣紅光鎮管轄、東鄰寇家壩村、南鄰護國村、西鄰三道堰鎮秦家廟村、北與三道堰鎮陳家船村接壤。水源豐富的徐堰河流經白云村之北,村內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水資源豐富,空氣清新,村內企業有鑫鈺紙箱包裝廠、笑弟食品廠、建筑預制件廠等。并有大宗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田園時代”落戶其中。白云村主要有農產品有常規農作物水稻、小麥、油菜等,每年一季的雜交水稻制種等。白云村因史上有一寺院白云庵而得名。
白云村有8個社,總面積1955.85畝,總戶數599戶,總人口1694人。目前,成都市郫縣紅光鎮白云村、寇家壩村、漢姜村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規劃編制完成并上報市局。
根據規劃,在規劃實施期限內,通過
歷史沿革:
1955年區域調整,村域由原崇興鄉白云村和部分牛頭村以及三道堰部分秦家廟村構成。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時期屬崇興人民公社第三管理區,公共食堂解散后改稱崇興人民公社六大隊。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恢復鄉,村建制,改名為崇興鄉白云村,后來與紅興鄉合并,2004年撤鄉建鎮時并入紅光鎮。
2020年5月因村(社區)建制區劃調整,原護國村6.7.8.9.10社合并到白云村,村名不改,仍然為白云村。
2020年村社區調整同意將
周邊相關:
白云村附近有西部最美水鄉·三道堰旅游景區、成都市農科村旅游景區、望叢祠、三道堰青杠樹景區、媽媽農莊、戰旗村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郫縣豆瓣、蜀繡、云橋圓根蘿卜、唐元韭黃、新民場生菜、郫筒酒等特產,有郫縣豆瓣傳統制作技藝、古城棕編、古城竹鳥籠制作技藝、蛾蛾燈、郫縣望叢賽歌會、唐昌布鞋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