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姚坪鄉 | 隸屬:房縣 |
區劃代碼:420325203 | 代碼前6位:420325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20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035人 |
人口密度:約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姚坪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姚坪村是姚坪鄉政府所在地,此處位于堵河東岸山坡平地。原為何家梁子,1975年姚坪公社遷址此地,命名為姚坪村。…[詳細] |
西坡村 | ~201 | 村莊 | 西坡村,位于平溝河以西的河谷之上,山坡地勢較緩,水土適宜耕種,逐形成自然村落,按方位命名西坡村。…[詳細] |
平溝村 | ~202 | 村莊 | 平溝村位于平溝河上段。因此溝段溝谷相對平緩,根據地形地貌特征,在此形成的自然村落,命名為平溝村。…[詳細] |
彪虎村 | ~203 | 村莊 | 清末時期屬大木團姚坪聯保所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紅三軍來房縣建立蘇維埃政權,屬姚坪鄉蘇維埃政府所轄;民國21年(1932年)舊政權復辟,為五區姚…[詳細] |
虎尾溝村 | ~204 | 村莊 | 虎尾溝:發源于三座廟,由南向北注入堵河,溝長且直,上段象老虎尾巴呈弧形翹起,得名虎尾溝。…[詳細] |
觀音溝村 | ~205 | 村莊 | 觀音溝是化魚河的一條支溝。古時在溝垴處建有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以寺廟為方位特征,稱觀音溝。溝谷內形成的自然村落,以溝河的名稱命名村落為觀音溝村。…[詳細] |
化口村 | ~206 | 村莊 | 晚清時期,光緒七年(1881年)至宣統三年(1991年)為西鄉九道梁團,化峪河聯保管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紅三軍來房縣建立蘇維埃政權,開辟了以房…[詳細] |
屈家坡村 | ~207 | 村莊 | 屈家坡位于堵河西岸上坡上形成的自然村落。因最早有屈姓居住,后屈姓較多的自然村落。故稱屈家坡村。…[詳細] |
金牛村 | ~208 | 村莊 | 金牛村原名金家溝,后借用土象星座—金牛座。寓意象征美好和祥和,故稱金牛村。…[詳細] |
黃坪村 | ~209 | 村莊 | 黃坪村位于肖家溝中段溝河交匯路口河谷坪地。民國時期,黃姓人家在此開一店鋪,人稱黃家鋪。…[詳細] |
馬家坡村 | ~210 | 村莊 | 馬家坡,原名周家坡,黃龍大壩建起后,庫區福民后,靠遷入馬姓住戶較多。故改稱馬家坡。…[詳細] |
白石村 | ~211 | 村莊 | 白石村,自然村落所在地多為白色的巖層。風化后形成白色沙石。以此為特征命名為白石村。…[詳細] |
慶口村 | ~212 | 村莊 | “慶口”原名為“磬口”,在大木河與堵河交匯的河口處,形成一個島嶼坪地。山高鳥瞰,兩汪清澈明亮的河水交匯轉折后被大山遮蔽。中間河島點綴,象古代聲樂器“磬…[詳細] |
紅廟村 | ~213 | 村莊 | 古時此地有一寺廟,外墻用褐色土粉刷,遠著成紅色,稱紅廟。以紅色的寺廟為地理方位,命名附近的自然村落為紅廟村。…[詳細] |
肖家溝村 | ~214 | 村莊 | 肖家溝,最早有肖氏家族來此地拓荒耕種,后來家道興旺,在此溝谷中影響較大,故命名此溝谷為肖家溝。附近自然村落命名為肖家溝村。…[詳細] |
碾盤村 | ~215 | 村莊 | 碾盤村,原名胡家坪,地處高山多個居點中心相對集中。明清時期,建有原料的大碾盤,附近村民使用。以大碾盤為特征,1981年更名為碾盤村。…[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皇帝微服私訪到此處,發現河谷盆地物產豐富、水草肥美、民風淳樸,有虞舜之靈氣,經不住大發感慨,江山之美分外妖嬈此坪之美妖嬈之坪。人們便將此地稱謂“嬈坪”,后寫作“姚坪”沿襲下來。順治生母姚氏說,姚字皆越美好之意,于是后世就把這里稱作姚坪。
基本介紹:
房縣轄鄉。1974年前為大木區所轄,1975年建姚坪公社,1987年改置姚坪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20公里。面積203.7平方公里,人口2萬。縣級公路貫通,堵河縱貫境內,是(黃龍電站)縣主要庫區之一。轄龍淮坡、劉家拐子、長梁、馬家坡、馨口、前坪、磨山、黃家鋪、碾盤、寺灣、石盆、大溝、雙河、高家坡、黃寶、西溝、東方、中陽坡、彪虎寺、段家坡、對寺河、馬尾河、三觀廟、金家溝、土地嶺、屈家坡、化口、羅湖溝、觀音溝、門樓溝、西坡31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紅薯、玉米、大豆、油料,經濟作物以桐油、密橘、龍須草為主,主要野生動物有狼、山羊、獾子、獐子、麂子、水獺。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姚坪鄉為2020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大木區所轄,1958年為大木公社的和坪、公坪、黃坪、姚坪管理區;1961年為大木區的4個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將和坪、公坪、黃坪、姚坪公社合并為姚坪公社;1984年撤社設區建鄉,成立姚坪區,下轄化魚河、對寺河、姚坪、黃峪口、磨山、安陽溝6個小鄉,共44個行政村;1987年9月撤區并鄉時,原安陽溝鄉、化魚河鄉分別劃歸板橋、窯淮管轄。
新成立的姚坪鄉下轄對寺河、姚坪、黃峪口、磨山四個管理區和
湖北省房縣是全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是馳名中外的“木耳之鄉”。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因其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