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湘水鎮 | 隸屬:南鄭區 |
區劃代碼:610703114 | 代碼前6位:61070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8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021人 |
人口密度:約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黃花窯村 | ~203 | 村莊 | 1951年成立黃花窯初級社,1958年改名五星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黃花窯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五里溝村 | ~204 | 村莊 | 1951年成立五里溝初級社,1958年改名五聯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五里溝村并設立五里溝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盤龍庵村 | ~205 | 村莊 | 1951年得名盤龍庵初級社,1958年改名盤龍庵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盤龍庵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高皇山村 | ~206 | 村莊 | 1951年設立高皇初級社,1954年改為高皇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高皇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五里店村 | ~207 | 村莊 | 1951年設立五里店初級社,1958年改為五里店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五里店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華嚴寺村 | ~209 | 村莊 | 1951年命名華嚴寺初級社,1958年改名華嚴寺生產大隊,1984更名為華嚴寺村并設立華嚴寺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撤銷小巖村、橋梁村,并入華嚴寺村,…[詳細] |
海明村 | ~212 | 村莊 | 1951年成立海明初級社,1958年改名為海明生產大隊,1984年改名為海明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經堂灣村 | ~214 | 村莊 | 1951年設立經堂灣初級社,1958年改為經堂灣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經堂灣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潘家壩村 | ~215 | 村莊 | 1951年設立潘家壩初級社,1958年改為潘家壩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潘家壩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海棠寺村 | ~223 | 村莊 | 1951年設立桑樹壩初級社,1958年設立桑樹壩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桑樹壩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銷木頭壩村、桑樹壩村,組建海棠寺村,駐…[詳細] |
紅旗村 | ~224 | 村莊 | 1951年成立觀音橋初級社,1958年改名勇敢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觀音橋村并成立村委會,2015年8月撤銷觀音橋村、寶積寺村、段家壩村,組建紅旗村…[詳細] |
湘水村 | ~225 | 鎮中心區 | 1951年命名陳家壩初級社,1958年改名陳家壩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陳家壩村并設立陳家壩村委會,2015年8月撤銷程陳家壩村、油盤寺村、晏家壩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湘水寺而得名。
基本介紹:
湘水鎮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32公里,屬淺山丘陵地帶。2011年撤村并組后,轄17個行政村、156個村民組。2011年末,轄區總戶數4214戶,總人口14293人,其中農業人口14051人。鎮域總面積87.68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積53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1%。鎮域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擁有耕地面積1176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1976畝,旱地面積5663畝。2011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076元。農業特色產業有山藥、茶葉、中藥材。2011年山藥種植面積達1960畝,產量5100噸,產值2700余萬元;茶園面積4629畝,產值達1488萬元;中藥材1716畝,產量45噸,產值103萬元。截止2
歷史沿革:
1949年后,先后在此設湘水公社,湘水鄉。
1996年,撤鄉并鎮,原海棠鄉、紅旗鄉、湘水鄉合并為湘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