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樂鎮 | 隸屬:鎮巴縣 |
區劃代碼:610728120 | 代碼前6位:61072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1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288人 |
人口密度:約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核桃樹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8年建大隊時,屬白陽大隊轄。1962年白陽大隊劃出另建大隊時,以境內莊房灣自然村名命名莊房灣大隊。1966年更名赤北大隊。1970年恢復莊房灣大…[詳細] |
大竹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境內大竹園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大竹大隊。1966年更名長春大隊。1970年恢復原名大竹大隊。1984年建村時為大竹村。2001年1…[詳細] |
新時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屬大竹大隊轄。1962年大竹大隊劃出另建大隊時,以原新時農業社名命名新時大隊。1984年建村時為新時村。2001年10月將青松村合…[詳細] |
紅花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紅花初級農業社名命名紅花大隊。1984年建村時為紅花村。2001年10月將漆樹村合并劃給紅花村,沿用至今。…[詳細] |
光輝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原光輝農業社名命名。1960年撤銷石虎鄉并入簡池鄉時,將其所轄千秋大隊的馬家營、二郎壩、瞿家灣生產隊劃歸光輝大隊。1984年建村…[詳細] |
白陽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境內白陽關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白陽大隊。1966年更名赤南大隊。1970年恢復原名白陽大隊。1984年建村時為白陽村。2001年1…[詳細] |
地名由來:
原鄉政府曾駐永樂寺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永樂鎮地處兩省四縣七鎮交匯處,位于鎮巴縣最西端,距縣城98千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065米,由于地勢地貌特殊,山清水秀,境內無常流水河道經過,被稱作鎮巴的“小西藏”。全鎮地域廣闊,面積15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轄1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1787戶7327人。全鎮有基層黨支部9個,黨員284人,其中農村黨支部6個,機關支部1個,教體支部1個,兩新組織1個。全鎮中心小學1所,村小1所,衛生院1個,規模以上企業1家,專業合作社4個,個體工商戶115家。
永樂鎮物產豐富,紫皮核桃、四六瓣大蒜、酸水豆腐干縣內聞名。全鎮栽種核桃面積19800畝,栽種大蒜1000畝,經濟發展主
歷史沿革:
清嘉慶七年(1802年),設定遠廳西鄉歸仁里白陽關地。
民國三年(1914年),設西區白陽關村。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在核桃樹建立了核桃樹鄉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石白聯保4、5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簡池鄉7、8保。
1950年,設簡池區白陽鄉、永樂鄉。
1958年12月,設簡池公社永樂管理區。
1961年5月,成立永樂公社。
1984年5月,改設永樂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