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何場村 | 隸屬:天臺山鎮 |
區劃代碼:510183118209 | 代碼前6位:51018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53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早前何姓人家聚居于此平坦處,后取名為“何場”,居住在此地的群眾通過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
基本介紹:
何場村地處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高何鎮山區,文井江上游兩岸,距邛崍市區36公里,距鎮政府4公里,與火井、南寶及雅安蘆山縣接壤。
全村幅員面積6.76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70人,總戶數497戶,有黨員48名,村兩委干部4人,勞動力824人,勞動力人口中外出務工358人,就地轉移勞動力76人,常年從事農業生產390人,有耕地985畝,2000年以來退耕還林1588畝,林地4500畝,森林覆蓋率57%。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脆弱,是一個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貧困村,有貧困戶105戶345人,貧困學生29人,享受政府低保人數104人,五保戶5人,殘疾人30人。2
信息來源:成都市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歷史沿革:
何場自起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9年)以來,建制為鄉。
何家鄉于1955年撤銷,何場以下部分劃歸火井鄉;銀杏坪(現今的興福寺)劃歸三河鄉。
何場及以上各村與高興鄉合并,改為高何鄉。
原有的何家鄉更名為髙何鄉8大隊,1993年撤鄉建鎮改高何鄉為高何鎮,2000年后改為村建制,原有的髙何鎮8大隊更名為髙何鎮何場村村民委員會。
2005年原九大隊(高山村)合入何場村境內形成現在的何場村,沿用何場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何場村附近有中國酒村—邛酒文化風情旅游村落、平樂古鎮、邛崍天臺山、蘆溝竹海、臨邛古城、竹溪湖等旅游景點,有邛崍獼猴桃、邛崍中蜂蜜、邛酒、邛崍黑茶、邛崍黑豬、邛崍文君茶等特產,有竹麻號子、瓷胎竹編技藝、花楸貢茶手工制作技藝、邛陶燒造技藝、平樂古法造紙、邛茶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